首页
经典
经典资源导航
资讯
关于
登录
首页
经典
经典资源导航
资讯
关于
登录
最新文章
继承发扬优秀传统经典。
搜索
不明魂魄难调肝肺(二)
肝,在志为怒,在声为呼。如果一个人动不动就发脾气,还大呼小叫,可能是肝出了问题,一般是肝火太盛。如果一个人平常习惯“长吁短叹”,可能为肝气郁结。 愤和怒是不一回事的。怒字底下一个心,说明心被压抑,你生气了,气的不行,但是却没有爆发。把怒发出来才叫愤,愤不起来就抑郁了。怒伤肝,愤容易伤别人。愤”我们加个口叫“喷”,喷涌而出,加个“忄”,是把淤积在体内的那种气宣洩出去,叫发“愤”;而把气隐忍压抑在里面,成为它的奴隶,就叫 “怒”。怒久了就形成一个词叫肝瘀,不是吃东西瘀出来的,而是情绪上的被憋。
推荐 践行至简心法 发布时间:2023-01-10 08:27:52
【一心三藏】
一心三藏,成佛之本!法华经、楞严经的核心!佛法之核心!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理!一心三藏大法,石破天惊,彻法源底,又称"狮子吼"大法,务必彻底搞懂搞透!故佛门盛赞云:石破天惊讲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一心三藏大法又称"圆顿大法":听经闻法,当下证果,不历阶梯,一步登天!一旦听明白此法理,当下即成为圆教明心见性的大菩萨!最高可当下即证到等觉菩萨的大果位!所以此法理需倍加珍惜!应广为弘扬!广度众生!
推荐 真如 发布时间:2023-01-09 17:43:12
不明魂魄难调肝肺(一)
《黄帝内经》讲:“肝神为魂”,“肺神为魄”。《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灵枢·本神》亦云:“肝藏血,血舍魂”。魂魄就是阴阳的另一个名子,魂魄合而为一,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故老子曰:“营魄抱一,能毋离乎?”它们的和合度越高,生命就越强大。魂魄不在大小,中国有一个词叫“天作之合”,按照天意,刚刚好,才叫好。多一分则多了;少一分则少了,也不叫天作之合。所谓绝配,就是这个意思,不仅精神能量要匹配,身体也要严丝合缝的匹配才好。
推荐 践行至简心法 发布时间:2023-01-06 08:15:11
佛说,末法时期,我和弟子将脱掉袈裟,走出寺庙,一世修成!
佛说,末法时期,我和弟子将脱掉袈裟,走出寺庙,一世修成。
推荐 真如 发布时间:2023-01-04 16:40:44
《教外名言》
道书云:"有无相生。"是谓无生有,造也;有生无,化也。又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是谓观复知化也,知化则不化,不化则安得有造?非洞观无碍者,孰能及此?洞达之士,清静光明,故能堪破身心世事,因虚幻中有。有则为物,物极则返,返则复归于虚幻也。作是观者,则知无象之象,乃是实象。养其无象,象故常存;守其无体,体故全真。至于纯纯全全,合乎大方;溟溟涬涬,合乎无伦。超出虚无之外,是谓无造化也。执着之者,身心不定,念虑交攻,所以丧其无象,散其无体,故流浪生死,常沉苦海也。苟有收拾身心,屏除念虑,内境勿令出,外境勿令入,内外清静,名为照了。至于内忘其心,外忘其形,一真洞然如太虚,廓然无碍,造化又何有焉?
推荐 正一净明 发布时间:2023-01-03 08:30:10
养心之道(五)
心与小肠相表里,为一对夫妻。心精每次的大消耗,小肠则吸收最好的营养无私供给心脏。
解说 践行至简心法 发布时间:2023-01-03 08:28:13
《道德经》的当代意义(第五十九章)
啬表达的是减少“心”对富贵、繁华、智巧和满足各种欲望的追求,从而让自己心清静,而使自己的智慧提升到天人合一的层面上来。和老子说:“夫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的俭有异曲同工之妙。 莫若啬指的是寡欲。清除杂念,保持心地宁静或保持心地清净,少生欲念,又叫清心寡欲。这种啬是对欲望的啬,这个啬有收敛,克制欲望的意思。无欲才能无为。“苦莫大于多欲”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欲望而来,当我们收敛,克制欲望的时候,才能用最小的有方式创造最大的自由空间,确保有限的定量资源可以覆盖更多使用对象。
解说 践行至简心法 发布时间:2022-12-30 17:44:08
南怀瑾先生:孔子传授的止观法门
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解说 真如 发布时间:2022-12-29 09:12:15
养脾胃就是养生命(五)
脾在变动为哕。脾病变时有恶心呕吐之声。哕就是脾病的声音,就是打嗝或呕吐。气忤逆也是哕。脾的功能在于“升清降浊”,身体能升清,则头脑清爽;能降浊,则六腑清爽。不能升清,则口气重;不降则腹胀。脾虚呕吐证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
解说 践行至简心法 发布时间:2022-12-24 08:31:18
金阳子解•道德经三十
顺天道不扰 修丹之道要 以道佐人主 先天治后天 道为先天意 人比喻凡体 不兵强天下 其事方好还
解说 金阳子 发布时间:2022-12-22 10:15:31
养脾胃就是养生命(四)
《道德经》说“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堇。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要我们收摄六根,将注意力收回到自己的内心,目不外视,耳不他听,心不放逸,无言守中,以心观心,直观自心。而且要放下一切贪嗔痴慢疑,清静无欲,抱一归元,虚极静笃,复归于无极。这个念要时时在N维(N趋于无穷大)境界,时时起心N维在无穷。形与神俱即是性相一如,不执不取,不偏不倚。少思寡欲,见素抱朴,顺应自然,没有意识或极少有意识的干涉,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解说 践行至简心法 发布时间:2022-12-22 08:18:35
金阳子解•道德经二十九
修丹先修性 修性先修心 将欲取天下 而为之不得 天下为修性 性功无为化 先做好人道 心神自然净
解说 金阳子 发布时间:2022-12-20 08:26:27
养脾胃就是养生命(三)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当我们饮食不节、思虑过度、过度劳累的时候,就会引起脾胃不和。而脾胃不和又是脾胃虚的重要原因。夫妻反目成仇,日子能好到哪去?
解说 践行至简心法 发布时间:2022-12-20 08:23:08
金阳子解•道德经二十八
性命双修元 阴阳双修妙 知其雄守雌 为天下谿极 雄阳雌为阴 阴中求真阳 天下喻温养 谿为杳冥象
解说 金阳子 发布时间:2022-12-18 08:48:36
养脾胃就是养生命(二)
《黄帝内经》说: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中央第一大特性就是湿,关于湿,作为五气之一,不分好坏。天地不湿,不足以运化;人体无湿,生命会出现运化过快的问题。
解说 践行至简心法 发布时间:2022-12-18 08:45:10
金阳子解•道德经二十七
修道达至善 善行无辙迹 善为元始意 人本存善性 无辙迹返先 先天虚空状 善言无瑕谪 德厚为善言
解说 金阳子 发布时间:2022-12-17 08:26:43
养脾胃就是养生命(一)
《黄帝内经》之所以以黄帝命名,就是让我们重视中央之神,脾胃。脾土为后天之本,有脾有土才能感应而生万物,心、肝、肺、肾都 要通过脾来完成。犹如先天之数一、二、三、四、五,五为中央戊己土。中央戊己土上通先天,下延后天。有脾的功能,有脾的运化,才能有后天之数,才成为后天之数六、七、八、九、十。因此,脾在生命为中央之神,也叫土德,坤德。道教经典叫《黄庭经》,黄庭是生命之中央,生命就在这高贵的明堂处运化而生。中医把一切自然、生命、社会动变之演变、运化过程归属于脾。
解说 践行至简心法 发布时间:2022-12-17 08:23:45
金阳子解•道德经二十六
修道如盖楼 牢牢筑丹基 重为轻之根 从零迈到一 做好人之道 凡事了了轻 修道重性命 实修实证要
解说 金阳子 发布时间:2022-12-15 09:10:08
生命就是永无休止的曲面圆弧运动
娑婆与涅槃同时源具于一心之内,它的本性恒古即然。无常即常 常即无常。当我们无所执着,应时应运地该来即来,该走即走,自适其所,自然不失其所,即是如来。来者何曾来过?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即是大自在。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
解说 践行至简心法 发布时间:2022-12-14 14:30:25
佛陀与目犍连老师全胜的对话
如果一个人始终坚持任何原则,他将失去心灵的自由,变得刻板而呆滞。盲目的遵循这些成见,认为自己的信仰才是真理,对别类事物加以否定,此时,思想的自由就不复存在。一种见解占据上风,人的信念受到抑制,而冲突与对抗也随之而来。盲目的信仰甚至是非信仰,又愈加抑制。思维是极其强大的,可以完全将您掌控,而这样的执念是修行道路上最大的障碍,如果被他困住,那真理之门永远不会敞开。
解说 真如 发布时间:2022-12-14 10:06:26
«
1
2
3
4
5
6
7
8
...
12
13
»
热门文章
继承发扬优秀传统经典。
1
《老子养生秘诀》逐字问道 全(一到五十六)
2
我对道德经第一章的理解
3
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4
心经段译
5
南怀瑾老师的老子他说是如何解说第一章?
6
《黄帝内经》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学的一本书
7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8
老子道德经网站第一章翻译
9
和大怨,必有余怨
10
自己
11
《道德经》是值得反复看的好书。
12
关于老子的记载
13
关于老子的出生传说
14
关于老子学习的传说
15
孔子问礼老子的传说
16
老子母丧的传说
17
老子教阳子居的传说
18
老子教南荣的传说
19
孔子再拜老子的传说
20
老子出关的传说
21
《道德经》享有“万经之王”之美誉,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
22
借至简心法读《论语》1
23
《道德经》的当代意义(第四十九章)
24
可以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玄关”到底在哪里?有些朋友该偷着乐了
25
憨山大师注
26
“般若波罗蜜多咒”在讲什么?读《道德经》需提前了解的两个问题
27
源自《易经》中的神秘“形而上”!“道”和“德”关系原来如此
28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究竟悟到了什么?西方上帝原来是这样产生的
29
什么叫“三轮体空”?终于把“无所住行于布施”中的无所住搞清了
30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繁体版
31
茶道(二)
32
品《易传》见自己
33
向内求,求的什么?
34
吃茶读经,见月忘指(十四)
35
读《大学》之道(14)
36
读《大学》之道(16)
37
好好睡觉
38
读《大学》之道(17)
39
读《大学》之道(18)
40
真如
41
俱胝一指
42
卷一:韶州刺史韋璩等眾請說法
43
卷二:大師自說悟法傳衣
44
卷三:為時眾說定慧
45
卷四:教授坐禪
46
卷五:說一體三身佛相
47
卷六:說摩訶般若波羅蜜
48
卷七:示西方相狀附武帝問功德
49
卷八:諸宗難問
50
卷九:教示十僧傳法附滅度年月
51
吕洞宾祖师注释 生生之厚生生不息
52
黄元吉真师注解道德经第五十章生生之厚
53
道德经注释(清黄元吉) 第四十九章 圣无常心
54
道德经注释(清黄元吉)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55
道德经注释(清黄元吉)第五十四章 修之于身
56
道德经注释(清黄元吉)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57
道德经注释(清黄元吉)第五十六章 为天下贵
58
佛陀不相信的十件事,你相信了几件?
59
道德经注释(清黄元吉)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60
道德经注释(清黄元吉)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倚
61
老子智慧:反者道之动
62
心之力
63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64
洞玄灵宝定观经注 冷虚子注
65
顿悟入道要门论
66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王元晖
67
心经无标点符号直接读
68
《黄帝阴符经注》黄居真
69
南怀瑾老师:原来这才是“人的生死之根”
70
《黄帝阴符经注》沈亚夫
71
莲花生大士《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72
吃茶去!静定虚空高维实践(静心冥想引领词 )
73
南怀瑾先生:我这一生是应劫而来的,文化断层了,我不能不来
74
高维实践(二)
75
高维实践
76
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
77
经典相印
78
呼吸法-十六特胜
79
修行的方法:一般流行的六妙门:数息、随息、止息、观、还、净。
80
相本自然,何言来破?
81
南怀瑾老师讲呼吸法门之“十六特胜”(一)
82
南怀瑾老师讲呼吸法门之“十六特胜”(二)
83
南怀瑾老师讲呼吸法门之“十六特胜”(三)
84
南怀瑾老师讲呼吸法门之“十六特胜”(四)
85
夫妻之间的阴阳关系
86
超越恐惧
87
长春丘真人寄西州道友书
88
惠能说,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为什么说“烦恼即菩提”?
89
《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
90
辟谷的科学依据
91
禅宗称已通达宗门旨要为宗通,称能为他人自在说法为说通。为师者需兼具宗说二通。
92
如来不舍穿针之福,作福多得安乐的故事,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
93
【苦】
94
心不在内外
95
普照禅师 《修心诀》
96
【情】
97
读《大学》之道(1)
98
读《大学》之道(2)
99
读《大学》之道(3)
100
读《大学》之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