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脾胃就是养生命(四)
践行至简心法 发布时间:2022-12-22 08:18:35

五神是神、魂、魄、意、志的统称,是人的五种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五神分属五脏,与五脏的关系为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脾土的意,心之所存谓之意,是脾的外现,是脾的神明。因为脾主运化,脾精很足,运化的能力就很强,灵活性就强,我们思维的关联性就很强。两个或多个同时出现的事物,你能够迅速关联起来,这种关联性就是意。意的范畴就叫意识的自由度高。

所以,决定着你意识自由度的,是五行综合能量结构的脾土,它是修行的根基。脾精足就叫坤德厚,没有这个充分且必要条件,意识自由度不可能有一个中正的提升。修行往浅了说,是修“情绪”,往深了说,就是要修“本性”。本性就是贪嗔痴慢疑,全部来自五脏。五脏的能量结构分布,决定了你一定要有什么样性格,什么样的性格在节点上必然有什么样的情绪,它是一种因果的必然。这就是为什么要性命双修。

脾神为意,所谓“心猿意马”之“意马”就是指脾神之“意”,犹如马之健运,传递,枢转,而完成生命的从无到有。

意从何来?皆是从思虑而来,意和思从来不离不弃,合在一起才有“意思”。故“脾在志为思”。任何宗法门都是让我们少思寡欲,不思不议,回到无意识界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所以,《黄帝内经》告诉我们“思伤脾。”

《素问·举痛论篇》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由于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气结于中,使脾气不行,导致脾的运化升清功能失常,常可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闷,眩晕健忘等症。故说脾“在志为思”,过度思虑则伤脾。

“思”的甲骨文上部不是“田”,而是囟门的“囟”。小孩子刚出生囟门是开的,软和的,没闭合。生下来脑子不可能就那么点儿,他要往大了长,所以老天爷给你留了个空间,慢慢长,头长大了,这叫囟门。所以,我们中国人写这个“囟”,它代表头颅。上面是代表头颅的“囟门”下面是个“心”,所以“思”其实是又动脑子又动心的一个过程。

中医有一个理念叫“思则气结”,意思是思虑过度会造成胃肠阻滞不通,形成食积。胃肠本来蠕动得好好的,你过度的思虑,这个气就过不去,很有可能在这打了个结。有句话就叫“百思不得其解”,越思越解不开这个结,就会形成局部的壅塞和堵滞,称之为“食积”。

脾胃健康是决定元气,元气决定了人体免疫力。肺金不足,就不足以生肾水;肾精不足,免疫力就低下,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脾虚多疑,肾虚多虑。脾虚喜欢胡思乱想、遇事瞻前顾后,中医上讲脾藏意、肾藏志,很多人总是会不受控制的浮想联翩、思绪紊乱,其实就是脾肾衰弱了。对于人体神志,思想的控制其实也是靠收摄的。而脾的统摄和肾的封藏正好发挥了收摄作用。

脾虚的人免疫力差,抗击打能力就会差,接受不了外来力量的冲击。稍有“风吹草动”或许就是轩然大波。心里总是惴惴的,甚至怀疑有人跟踪自己,打击自己,要抓捕自己、迫害自己。多疑心态一旦形成,相对就比较顽固,它是导致偏执性人格障碍的温床。

疑是脾的本性,本性来自五脏,既然是本性,疑无可厚非。如果没有疑问,人就无法质疑生活。没有疑问人就会盲从,就有思维惰性。质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孟子·尽心下》中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宋代学者朱熹说:“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迈出质疑的第一步,才会有内在诉求,才会有成长,有突破,有创新。

既然是本性, 就要守住中庸。如果疑太多,就是多疑,多疑心态的人往往带着固有的成见,成天到晚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这也不成,那也不成,最后伤了自己的身体。多疑就“疑心生暗鬼”,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通过“想象”把生活中发生的无关事件凑合在一起,或者无中生有地制造出某些事件来证实自己的成见,于是就把别人无意的行为表现,误解为对自己怀有敌意,没有足够根据就怀疑别人对自己进行欺骗、伤害、暗算、耍弄阴谋诡计,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以致与人隔阂,在人际交往中自筑鸿沟,严重时还有可能反目成仇。

多疑,多思,其实就是没有把心结打开,就在那儿自己和自己较劲,食物在那没消化,气血过去了也弄不动它,然后小马达拉个大车就在那儿转。

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 一个人爱说话,经常用嘴巴,一定会短命。有时候一连七八个钟头都在讲话,这就是在求早死。事实上并不是因为开了,而是精气神漏了,因为讲话时精神、意志、脑力、血液都在放射,都在消耗。一句话讲出来,生命全体的机能都要动,所以消耗得很厉害,也就是开口神气散的道理。所以修道第一要“闭塞其兑”,所有开口的地方都要封锁,不向外漏。

在中医里,这个漏太重要了。好多人脾的功能不好,他吸收不了就表现出不停的拉肚子,不停的拉自己肚子里的黏液、精华,好汉架不住三泡稀,这个时候你得给他堵住;还有一种漏脾气的方式就是不停的自汗,坐在那儿也没动,也一身汗,喝口水,也是一身汗,这都叫漏;还有人,啥也没干就在那儿发低烧,这都是在漏,往外漏气呢,你还得给他堵住。对于这样的体质就要注意补益脾气,吃一些带甜味的东西,比如麦芽糖、蜂蜜等。另外,吃一些黄芪、党参也可以补益脾气,帮助消化。

“意动火工寒”,有善有恶意之动,意一动,分别就来了。而修行修的是意志凝定的境界。佛家要做到无念无宗,意一动叫做散乱。南怀瑾老师说:我常说佛家所讲的“定”,就是道家所讲的“凝神”,意散乱就不会结丹。定是讲法则,凝是讲境象;道家这个凝结的“凝”,比佛家讲的“定”还确实一点。

这个火工寒,表达的是脾胃虚寒和肾寒。这个火就是阳明胃火,火点不着,锅炉房就不会好好给你烧火,无火则无热,无热则无气,无气则寒。

肾为水,水中的那个不灭的火才是真火。意为脾神,当脾神过度消耗的时候,肺金就不足,金不足则不能生肾水,肾无元气可收藏就会寒。所以《道德经》说:“多言数穷,不若守于中。”

《道德经》说“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堇。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要我们收摄六根,将注意力收回到自己的内心,目不外视,耳不他听,心不放逸,无言守中,以心观心,直观自心。而且要放下一切贪嗔痴慢疑,清静无欲,抱一归元,虚极静笃,复归于无极。这个念要时时在N维(N趋于无穷大)境界,时时起心N维在无穷。形与神俱即是性相一如,不执不取,不偏不倚。少思寡欲,见素抱朴,顺应自然,没有意识或极少有意识的干涉,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参考/原创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Txf3YKvAy3Et66rz0welw

0 0

点评列表

文章列表
《老子养生秘诀》逐字问道 全(一到五十六)
老子在河南省鹿邑县明道宫老君台留下了五十六个符号组合,后人把它称之为《养生秘字诀》。
经典大树发布于:2024-08-03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六)
由“人”“七”“天”合成的这个完备整体就是告诉我们不忘初心,合一于本来面目。在不思不议的每个当下,把自己完全地交给自己。这样才能走进《易经》里的复卦,真正的启动身体的自复功能,才能请出我们身体里的师尊,才能请出药师佛。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30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五)
王阳明说:“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修身养性本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顺其自然,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就是修行。当你真正不用意识去干扰身体的时候,就叫顺其自然。无论修行或养生都不是让我们跟自然对着干,自然没有给你冬眠的功能,你就不要乱下指令,试图让肠胃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你非得去有为的去干扰身体,身体一定会报复你,最终让你心想事成,也叫自作自受。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30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四)
在五行框架中,阳数之极为九,阴数之极为六。五行之术数,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皆是小衍之数。一、三、五、为阳数,为“天数”又称“天衍之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二、四为阴数,为“地数”又称“地衍之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30
《西山群仙会真记》全集
卷一为《识道》、《识法》、《识人》、《识时》、《识物》。 卷二为《养生》、《养形》、《养气》、《养心》、《养寿》。 卷三为《补内》、《补气》、《补精》、《补益》、《补损》。 卷四为《真水火》、《真龙虎》、《真丹药》、《真铅汞》、《真阴阳》。 卷五为《炼法入道》、《炼形化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炼道入圣》。
道元发布于:2024-03-26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三)
“亻”在左,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地成形,为物,为阴。《灵枢·玉版》曰:“且夫人者,天地之镇也。”《礼记·礼运》中云:“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23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二)
真正养自己的东西就是德,我们当然要培德。孔子曰:“德之不修,是吾忧也。”德指的是能量值,培德就是提升意识境界,把心无限地博大,是心横向的繁华似锦与纵向的无限延伸。人生最真诚的供养,不仅仅是香灯和鲜花,而是一颗清净无染,无限博大的心。即是“氵”“天”“井”合成的这个完备整体的内涵。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22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一)
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养生也好,修行也好,皆要不急不躁,“殷重作意者,谓不慢缓加行方便”。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好的人生,从不着急。 无论遇到或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一件事就是心不散乱,先留给自己一个时间的缓冲。然后静下心来,反求诸己,去找自己心上的因。在最究竟的因上借一阴一阳之谓道,去化解所有能量结构关系。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18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
“人”“法”“心”合成的这个完备的整体告诉我们,养生即是养心,心物合一不可偏性,当我们二了,病态就开始了。故老子曰:“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当我们不再二了,不再偏性了,自然无病。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18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九)
“方寸不乱”意味着心不慌乱,“方寸容乾坤”表达了心无穷博大,“方寸”也叫“灵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的老神仙是美猴王要找的师父,其实就是孙悟空的心。每位众生心内都住着一位师尊,都住着一位真正的佛,就看你能不能把他给找到并请出来。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