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魂魄难调肝肺(一)
践行至简心法 发布时间:2023-01-06 08:15:11

《黄帝内经》讲:“肝神为魂”,“肺神为魄”。《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灵枢·本神》亦云:“肝藏血,血舍魂”。魂魄就是阴阳的另一个名子,魂魄合而为一,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故老子曰:“营魄抱一,能毋离乎?”它们的和合度越高,生命就越强大。魂魄不在大小,中国有一个词叫“天作之合”,按照天意,刚刚好,才叫好。多一分则多了;少一分则少了,也不叫天作之合。所谓绝配,就是这个意思,不仅精神能量要匹配,身体也要严丝合缝的匹配才好。


魂魄本是一阴一阳,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魂为阳中之阴,魄为阴中之阳,魂魄在阴阳消长交替中互生。《人身通考·神》中说:“神者,阴阳合德之灵也。惟神之义有二,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智思虑之类皆神也。”又说:“盖神之为德,如光明爽朗,聪慧灵通之类皆是也。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是也。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魂随乎神,故神昏则魂荡。”


《灵枢·天年》曰:“血气已知,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把神细分的话,可以分为魂、魄,魂随着无形的神气运动,魄则伴随着有形的精出入,一阴一阳,一高一低。


葛洪在《抱朴子》中说:“人无贤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人死,就是魂飞天,魄入地,就是魂飞魄散。所以人死的标志是:上面吐口气,下面放个屁。人死时,最后灭绝的一条经脉,一定是肝经。出生时,手攥紧,说明肝经足;死时,撒手而去,说明肝气已绝,肝魂已飞。而下面放个屁,说明肺魄已去。魄之门在肛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嗝屁了。


“魂魄”是道家和中医的基本概念,医道同源,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十道九医,道不通,则医不通,医通则道通。包括我们的汉字,它背后的能量结构也是同根同源的,如失魂落魄、魂飞魄散、三魂七魄、勾魂摄魄、神魂颠倒、魂不附体、惊心动魄......等等,包括我们习惯用语如神灵、幽魂、灵魂、魄力、魅力.......等等。都是人体能量结构在这个三维空间显化出来的象。这种自然的本能提示其实就叫“天垂象”。虽然这个天垂象具足投影关系,但我们的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完全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它最高境界能量结构的分布。


《道德经》中说: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握固”是道教养生修炼中常用的一种手式。晋朝的著名道士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上倡导握固守一。小孩子出于自保,往往会本能地紧握拳头以“固魂”。《黄帝内经》讲:“肝神为魂”,掐住这儿就神定安然。所以婴儿“握固”是为了守肝之魂窍,为了固魂。当人的生命结束的那一瞬间,就是“肝魂尽失,撒手而去”的。握固有助于安魂定神,培正气,收摄精气。


我们观察一下小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握着小拳头出来的,还不是一般的握拳,而是大拇指掐在无名指的指根处,这种握法就叫“握固”。婴儿虽然无欲无求,我们仔细观察婴儿的行为,他的小手虽然很柔软,但是非常有劲,攥东西的时候手握得十分牢固,很难将其分开。这叫与生俱来,不可思议,生命最大的特性就是不可思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手印,无名指的指根处,为肝之魂窍,后来算命先生以此处为“子”,也就是十二地支之起始点。此处乃生发之机窍。如果你打坐时掐在此处,到子时的时候,无名指的指根处就会出现跳动感,这就生机。


其实养生第一大法就是好好地吃饭,好好地睡觉。深度睡眠的频率远远高于任何的打坐、冥想。在科学界叫它δ波震荡状态,震荡范围是0.5HZ-3HZ。该频率只有在深度睡眠时才会出现。δ波的状态下,人完全丧失意识,在佛家叫无意识界。大脑与肢体活动的神经联系被阻断,欲望终止,交感神经休眠,只有植物神经(副交感神经)在维持生命活动,它的本质合于了一阴一阳之谓道。阳气可以入阴,肝魂,肺魄能纠缠在一起,深睡眠在于魂魄紧密交合。魂魄紧密交合,如胶似漆,它们抱的越紧,人就越有无梦的深睡眠。肝魂,肺魄不纠缠在一起的话,人就多梦。所谓睡得好,不是睡得多。第一睡得快,一挨着枕头就睡着,第二是一夜无梦,第三就是早上一起来,就满血复活,犹如新生。


庄子曰:至人无梦。意思是大德之人不会做因思而有梦,无挂碍故无梦。肝魂不定,肺魄不平,则失眠多梦。肝血虚,则入睡难,睡眠浅;肺气不降则梦境连连,睡眠质量差。一般而言,睡不实的,属肝血不足,藏不住魂则梦多纷扰,病在厥阴;老想着睡但躺下还睡不着的,病在少阴;成天昏沉睡不醒没精神的,病在太阴。诚如《灵枢·淫邪发梦》所言:“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类经·本神》亦指出:“魂之为言,如梦幻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三魂夜晚藏于肝,本当静养休息,但是如果各种原因搅扰神魂,就会出现魂不附体,出现难以入睡、早醒的症状,或魂魄飞扬,出现多梦浅睡的问题。有人整宿无眠,睁着眼睛到天亮,时间长了,就痛不欲生,但求一死。其实就是魂魄不得交替,有动无静。


《血证论》曰:“昼则魂游于目而能视,夜则魂归于肝而能寐”,中医认为,魂藏于肝,以肝血滋养收聚,到了夜晚,魂归于肝,则能进入正常睡眠状态中。而如果脏腑虚损,使得血不足,无以濡养肝魂,魂不守舍,则肝魂妄动,从而导致夜寐难安。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因为长期劳倦过度,或者因大病等导致气血亏损,晚上就很容睡眠浅,易做梦,其实这主要就是肝血不足以濡养肝魂,导致魂不守舍的结果。


伤魂之最,莫过于情绪和情感刺激。《灵枢·本神》曰:“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有“邪哭使魂魄不安者,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之说。养魂之法全在养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护心之法要培养坚强的意志,端正生命为贵的价值观。


伤魄之最,莫过于纵欲无度。《灵枢·本神》又曰:“喜乐无极则伤魄。”养魄之道全在调息,魄藏肺中,有意识地掌握呼吸方法,调节呼吸的节奏,有利于安抚将养魄。肛门又称魄门,有意识地做提肛动作也是存魄的好方法。


觉者就是放下一切,心无挂碍地好好的睡觉,是最直接的高维实践。合一于欲望无法渗透的状态,是大脑不进行活动的深度休息,真正的走进了天人全息。直接与不可思议去对接了,并且获取了新的能量,满血复活,犹如新生。


什么叫悟,就是睡醒来的那个感觉,从一个梦中醒来,从一个混沌中醒来,从死寂中醒来,所以“觉悟”一词,就是在谈人的“觉”与心智转换的相关性。所谓的悟性,就是从梦中醒来的能力,觉悟的能力。人人都可以悟道,但常常悟则易悟,了却难了。所以老子说:吾道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之能知,莫之能行。人人都说明白了,人人都还糊涂着。


丹道医学认为“木母”为肝,肺为“金公”。二者如同夫妻,居家,则木母为主妇,要主持家务,且厚德载物;金公为夫,在外为大丈夫,在家是沉着的定盘星。从身体上来论,肝肺是生命稳定及延续之主持,用阴阳之气的升降养育姹女和婴儿,阴阳失掉和谐,则生命会出生疾病,心肾就不得安宁。


中医讲“左肝右肺”,所以左边偏头痛是肝血虚,右边偏头痛是肺气不降。西方解剖学中始终认为中医的“左肝右肺”就是瞎胡说,他们通过解剖明明看到肝是在人体的右边,肺在人体的左边,中医为什么非要去讲“左肝右肺”呢?中国人是面南朝北的,包括我们的洛书图也是这样,而我们说的是气机所在,东方为青龙为左,西方为白虎为右,它是一个升降的关系。气和象,是中国文化里面最精粹的东西,肝气升于左,只要一生气,血压就容易高,所以血压一高一般认为“肝阳上亢”,全景事物本质而言,不怕升,就怕有来处无去处,左升,还得有右降,右如果不降,才是病,也就是说肺气的萧降功能好,血压就没问题。


龙都是飞腾向上的,叫飞龙在天,主升的,而在上升的过程中,龙头一定是向下的,因为任何东西不能只升不降,就是我们纵向提升的时候,也一定要看看身边的关系和谐不和谐,否则可能提升邪了。龙低头还有一个原因是藏血,只有这样才能藏得住。


而虎是向下的,叫“猛虎下山”,主降的,而在下降的过程中,头一定要抬起来,因为任何东西不能只降不生,这就是《易经》里讲泰卦。肝气是主升的,例如头痛的话,中医会告诉你,头痛是属于肝阳上亢,就是肝的阳气拼命往上走,其实是哪儿出问题了呢?是你的收敛的功能,降的功能出问题了。一直往上升,没有降的话就叫“亢龙有悔”,就是只知道升不知道降了。肺气是主降的,所以“降龙伏虎”。而到了乾卦的上九,叫做“见群龙无首,吉”,就是完成了整体的升降循环,它是一个圆满,整个过程中都是衔接的,生发,生长,收敛,收藏,然后继续生发,生长,收敛,收藏......所有的“龙争虎斗”全部交织连在一起了,这也是身体最健康状态。


中医非常强调如何调理全身气机的问题。药王殿里医圣孙思邈的像都是坐在老虎身上,手里擒着一条龙,叫做降龙伏虎,道理何在?人体的气机当中最难以掌控的就是主条达的肝与主肃降的肺,这一升一降之间的掌控与平衡在治疗里非常重要,叫做“太极者平衡也”。如果能将肝和肺的功能调节好,使其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就叫降龙伏虎。对医家来说,能否通过调整肝肺二脏,来达到调理全身气机顺畅运转的目的,也是衡量一名医家高明与否的指标。

       

       


参考/原创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nc51LD04Li_elrZ4wHnTA

0 0

点评列表

文章列表
《老子养生秘诀》逐字问道 全(一到五十六)
老子在河南省鹿邑县明道宫老君台留下了五十六个符号组合,后人把它称之为《养生秘字诀》。
经典大树发布于:2024-08-03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六)
由“人”“七”“天”合成的这个完备整体就是告诉我们不忘初心,合一于本来面目。在不思不议的每个当下,把自己完全地交给自己。这样才能走进《易经》里的复卦,真正的启动身体的自复功能,才能请出我们身体里的师尊,才能请出药师佛。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30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五)
王阳明说:“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修身养性本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顺其自然,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就是修行。当你真正不用意识去干扰身体的时候,就叫顺其自然。无论修行或养生都不是让我们跟自然对着干,自然没有给你冬眠的功能,你就不要乱下指令,试图让肠胃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你非得去有为的去干扰身体,身体一定会报复你,最终让你心想事成,也叫自作自受。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30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四)
在五行框架中,阳数之极为九,阴数之极为六。五行之术数,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皆是小衍之数。一、三、五、为阳数,为“天数”又称“天衍之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二、四为阴数,为“地数”又称“地衍之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30
《西山群仙会真记》全集
卷一为《识道》、《识法》、《识人》、《识时》、《识物》。 卷二为《养生》、《养形》、《养气》、《养心》、《养寿》。 卷三为《补内》、《补气》、《补精》、《补益》、《补损》。 卷四为《真水火》、《真龙虎》、《真丹药》、《真铅汞》、《真阴阳》。 卷五为《炼法入道》、《炼形化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炼道入圣》。
道元发布于:2024-03-26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三)
“亻”在左,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地成形,为物,为阴。《灵枢·玉版》曰:“且夫人者,天地之镇也。”《礼记·礼运》中云:“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23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二)
真正养自己的东西就是德,我们当然要培德。孔子曰:“德之不修,是吾忧也。”德指的是能量值,培德就是提升意识境界,把心无限地博大,是心横向的繁华似锦与纵向的无限延伸。人生最真诚的供养,不仅仅是香灯和鲜花,而是一颗清净无染,无限博大的心。即是“氵”“天”“井”合成的这个完备整体的内涵。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22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一)
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养生也好,修行也好,皆要不急不躁,“殷重作意者,谓不慢缓加行方便”。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好的人生,从不着急。 无论遇到或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一件事就是心不散乱,先留给自己一个时间的缓冲。然后静下心来,反求诸己,去找自己心上的因。在最究竟的因上借一阴一阳之谓道,去化解所有能量结构关系。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18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
“人”“法”“心”合成的这个完备的整体告诉我们,养生即是养心,心物合一不可偏性,当我们二了,病态就开始了。故老子曰:“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当我们不再二了,不再偏性了,自然无病。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18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九)
“方寸不乱”意味着心不慌乱,“方寸容乾坤”表达了心无穷博大,“方寸”也叫“灵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的老神仙是美猴王要找的师父,其实就是孙悟空的心。每位众生心内都住着一位师尊,都住着一位真正的佛,就看你能不能把他给找到并请出来。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