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讲呼吸法门之“十六特胜”(一)
经典大树 发布时间:2022-09-15 05:59:07


真正修安那般那,重点你们千万注意,“十六特胜”都要背得来,十六个专案叫特胜,特别特别最容易成功的路线。六妙门,是个初步的入门。真正修持在佛学的名称叫“十六特胜”。记住哦!有十六条原则,是特别特别的方法,秘密中秘密的方法,好得没有再好的方法,佛学用一个名称叫“特胜”。拿现在的名词来讲,战略上特别容易胜利的,大统战,最高的统战,都把它综合了。


讲到禅定、般若的修证,由“风大观”进到六妙门,六妙门是原则,没有什么了不起,重点在十六特胜。十六特胜的方法,概括了六妙门,但是六妙门不足以概括十六特胜。十六特胜的修法是佛的大弟子迦叶尊者、阿难等等,一直到达摩祖师这个系统,他们修持实证的经验。经典是根据《大毗婆沙论》等等,但是在经典上,实际的修证方法还是没有说清楚。


千万记住,这个里头东西多了,除了六妙门这个入门方法,数息、随息、止息、观、还、净,大概讲了以外,不要被《小止观》这些书把你瞒住了。祖师们没有骗你,很慈悲地告诉你,但是后面真实的部分,也许怕一些众生福报智能不够,所以没有说明白。六妙门是最基本的,你要先懂十种一切入,再懂十六特胜,记住!


一、知息入,二、知息出


进来知道,出去知道。所以修安那般那,我昨天讲了,问你们夜里体会没有,没有一个人答复我的。你呼吸进来出去,完全搞清楚没有?这很重要的,你不要当成开玩笑,在这里当做好玩,你辜负了自己,也辜负了我。


譬如由六妙门开始,你们坐在这里一边听,一边知道自己呼吸进出,能够做到吗?老实讲,做不到,绝对做不到。假定有一位坐在这里,一边听话,一边还写字,自己的呼吸在鼻子和全身,进进出出完全知道,这个人差不多可以谈修行了,这叫“知息入”。


我这样一讲,你们自己测验一下嘛!一边听一边做事,心念跟呼吸配合,在鼻孔这里开始。等于说眼观鼻,鼻观心;这个观不是眼睛去看的观,是心来观。如果是这样修行,很快有进步的。


“知息入,知息出”,你们现在听到呼吸没有?听到没有?听不见,你们哪里听得见!只靠一点感觉嘛!就是说,随时要跟这个感觉的出入息配合为一,这样才叫做修行,修止观。如果打起坐来,再勉强找个呼吸来配合,那算个什么修行,算老几啊!就像我现在跟你讲话,我知道自己呼吸的“进、出”,你要学我一样,脚还在跳手还在动,知息入,知息出,知道气息进进出出,没有一点不知道。但不能用力,勿助勿忘,也不能不注意。


呼吸进来,你注意“知息入”,头部这里的呼吸打通了,你试试看,不要什么都向肚子里咽啊、保留在丹田啊、沉下身体啊,笨蛋!你“知息入”,呼吸从鼻子里进来,你知道嘛!出去也知道嘛,其他都不要管。气进来一定沉下去的,不必管下面,如果一边修安那般那,气进来,还要管肚脐管身体,你不是白修吗!一万年也修不好!气进来,你“知息入”,喉咙以下都不要管了。


当呼吸慢慢静下来,中间有没有思想?一定有思想。这时你就体会到生命一个是呼吸,一个是思想,一个是知道呼吸、知道思想的“知”。当你静下来后,知道自己的呼吸,思想还在转动,不要怕,因为你知道自己在思想,知道呼吸在动,但后面那个能知道的没有动过,你把握那个能知道的“知性”就静下来了。把思想念头完全放空灵了,随时知道自己在呼吸。


三、知息长短


随时随地自己呼吸一进一出,晓得长短。这一句话就是问题了,什么叫呼吸长,什么叫呼吸短呢?你说有人那么高,我那么矮,那么高个子的呼吸进来特别长吗?个矮的呼吸会短一点吗?怎么叫知息长、知息短呢?


所以要观察你自己。有时候身体不好,呼吸进来出去,你觉得只到喉部、胸部这里,肠胃都达不到。像某个同学的女儿,打坐时呼吸会达到丹田、小肚子,甚至这里有一两个同学,可以达到脚底心。呼吸的感觉,知息长短,对风寒燥热的感受,你静下来当场测验,已经知道自己健康不健康,有没有问题。


知道自己的息往来长短,第一步,是在鼻孔里知道哦!你如果功夫进一步,自己浑身的每个毛孔、细胞,都在呼吸,你自然都会知道。所以,你看过武侠小说,武功高的人,有时候被人用石灰蒙上头,蒙了以后,结果死不了,他的肛门在下面呼吸。这不是做不到的,浑身十万八千个毛孔都在呼吸。研究《达摩禅经》就知道,这一段知息长短,讲得很细了。有时候长中之长,有时候短中之短,有时候短中之长,有时候长中之短,为什么祖师们把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那么清楚?虽然他交待清楚,也要你自己用过功才知道,不用功的话,也觉得交待不清楚。


我可以告诉你,有时候是“长中之长”,觉得出息也长,入息也长,在某一种时候感觉到出息很长,出去了,同空的境界配合,没有回来。回来以后,觉得气回来一下很短,已经够了,所以是“长中之短”。有时候是“短中之长”,身体内部,觉得呼吸需要吸进来,自然的作用,吸一下,它继续在吸,一直到脚底心,一直到脚趾头都充满了,这是短中之长。还有“短中之短,长中之长”,每一样都不同,这是跟你讲理论,你要去体会把工夫做到,不是开玩笑的,不是吹牛的。


知息长短,我只讲了几个,这个里头包括很多内容,详细你们去看《达摩禅经》。这是吩咐你们注意,要自己用功去体会,不是讲空洞的理论,千万不要妄语骗人,骗人要下地狱的,那是千生万劫地狱果报啊!


知息长短,你要搞清楚主体在这一个知性上,不在息上面。这个知性在身体每一个细胞,内外都普遍的,不一定在脑子里,而是无所不在的。如果知道息的长短,你可以测验身体了,你们大家自己去体会。不要故意去练习呼吸。佛经告诉你,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长短,这里把那些佛经归纳,知息长短,配合上你的修持了。对于饮食男女,要搞清楚,严持戒律。


自然地呼吸,只有知性在看着呼吸。“知息长、知息短”,你在练习时,只是知道呼吸的长短进出,只看这个,不要管念头。看着呼吸的长短、进出,慢慢地,愈来愈深愈长,气一充满,你整个身体也端正了,到了不呼不吸,止息也来了。就那么简单,半天一天就可以做到了。念头自然清净专一,身心立刻转变,头也不会昏沉了,很容易定住。


到了止息的时候,思想念头没有了,一念清净,止住了。所以我有句很沉重的话,我说我不是跟你们在座这一班人讲,是另外一班人在听耶!这个话你们听不懂而已。


到达念也止了,息也止了,还有没有呼吸呢?有。进一步知息长短。很长一段时间才感觉到还有一下呼吸往来,或者是出息,或者是入息,进来止在那里很久,偶然重新来一下。来一下是什么?长中短、短中长。有时候感觉到出息很长出去了,止息,回来的时候很短促,已经满了。有时候感觉到短中长,出息很短,或者入息特别深沉,一身气都充满了,没有饿的感觉了。


四、知息遍身


你到知息长短以后,就“知息遍身”了,全身都在呼吸。你们修持到达这个定境的时候,鼻子的呼吸已经不管了,不再呼吸了,鼻子没有作用,这时才晓得全身每个细胞、每个地方都在呼吸,气都充满,气脉都通了。到这个时候,还没有“除诸身行”。


知息遍身,气充满遍身了,乃至晓得全身都在呼吸,非常非常重要。并不是发胀,也不是说,像有些练武功、气功的那样发胖。想要发胖的话,那你还不如到街上的脚踏车店,拿个充气筒套在这里,哗啦嗒几下,马上发胀,发胖了!这个你们都没有达到,想都不能想,真的到了“知息遍身”,你那个武功不练就到了;除非不出手,一出手都是高手。


到了知息遍身,那个时候已经不谈什么数息、随息了。也不要数,也不要随,随时息跟念两个配合为一的,随时知性清楚的,这样才叫做修行。不管修密宗,或什么法门,不到这个禅定,不要谈修行了。


密宗的三脉七轮,中国医学十二经脉,是直接从身体的内部感觉知道。遍身,就是每个细胞,到哪里都很清楚。这个时候不要给一般的佛学骗了。哎呀!这个“知道”是妄想嘛!要四大皆空嘛!那你就完了。换句话说,你这个时候是“明知”,不是“故犯”,随时要明白知道,你们这样修持下去,只要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做到,你们身体精神永远保持健康长寿,头脑是清楚的,事业就顺利了。


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长短,你把这三个先测验好,如果达到第四步知息遍身,你的知性是没有妄想哦,若有妄想,用六祖的师兄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任何妄想起来,不要妨碍知性,都把它丢开了,知性则存在。你一边做工夫,注意呼吸,一边也知道自己妄想来嘛,你不要管那个妄想,只管这个息。


工夫做到知息遍身这一步,你的变化,用道家讲的四个字“祛病延年”,一切病都好了,包括癌症在内,包括死亡在内。你要知息遍身,晓得息到达每一个细胞,就比较可以长寿,慢一点衰老。至少我现在在桌子上也打坐给你们看,我还可以动作很快做给你们看。为什么我这个年龄还这么轻便呢?知息遍身。不像你们,看起来比我还老。


到知息遍身时,整个身心气脉都变了。密宗同印度瑜珈讲的三脉都在变化,每个细胞呼吸都在变化。就算你老化了,又有病,这时病也好了,那个老化的细胞又活了起来。换句话说,你全身十万八千个毛孔自然都在呼吸往来,但却没有呼吸的现象。这是庄子说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也就是孟子说的“养我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我只讲原则哦!对别的朋友们一起讲清楚,不过他们提问题,你们也听不见。我知道他们提问题了,所以答复他们。


到“知息遍身”这个境界,就是道家的“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了。三花聚顶就是脑部的脉打通,精气神与天地相通了。五气朝元,在中国讲是金木水火土五气。金就是肺,木就是肝胆,水就是肾,火就是心脏,土就是脾胃。在密宗和印度就是上行气、下行气、中行气、左行气、右行气。五气朝元,朝哪里?朝那个寂然不动。都清楚了,舒服了,一切病都没有了。


这个十六特胜只讲知息遍身,这一句话你翻遍了藏经以及所有道家的书,你也找不出来。我告诉你那么清楚明白,你以为得来容易,如果你也是十二岁出去,学到九十岁,像我一样用心求学,拿命来拼了才会知道!要做工夫才行,自己不做工夫,身体都已经衰老了,自己还不知道。


五、除诸身行


到了第五步“除诸身行”,不得了了,已经把身体的障碍完全打通了,没有身体的感觉,身体跟虚空合一了,这是真实的工夫哦。你看这四个字——除诸身行——灭除身上一切的障碍,都打通了。


“除诸身行”。身上气充满,那些都变化了,化空灵了,整个身体柔软,内部统统变了。五脏六腑,拿现在西医讲的话,中枢神经的系统变了,连带前面道家叫任脉的自律神经系统的脏腑都变了。比如自己晓得肝不好的,胃不好的,那个时候都好了;或者女性乳房像有乳瘤一样,慢慢自己晓得化了。乃至说五六十岁的女人,更年期过了,忽然胸部又膨胀了,同少女一样充满起来。我们座中有人到了这境界,每个细胞都转变,各人自己知道。


“除诸身行”,这个时候身上行阴作用不动,充满了,身体跟虚空等于合一,这个身体内外是通的。譬如你们练少林武功,童子功,到这个时候,两个睾丸缩上去,自然的缩到肚子里。这个时候缩也好,不缩也好,谈都不要谈。身体空了,身上五阴的行阴空灵了,这个里头秘密很多,到了除诸身行的时候,如果你练武功,可以练到踏雪无痕,走路不在地面,而在地上飘了。


到了除诸身行这个时候,修密宗的三脉七轮的气脉打通了,生活习惯已经变了,就是你们听惯了的一句话,“精满不思淫”,男女的淫欲观念没有了,没有压力了,觉得粗浅不喜欢了。当然勉强可以,等于《楞严经》上讲的“于横陈时,味同嚼蜡”。佛把做爱非常文学地形容为“横陈”,就是等于两个人运动做瑜珈一样,没有性欲的观念了。“味同嚼蜡”,没有说爱啊、舒服啊这一套,等于吃白蜡一样,什么味道都没有,可是也可以应付。


到“除诸身行”,整个物理法则的动力还在转哦,这要懂唯识,什么叫身行?就是行阴没有断,身上的气还没有完全静止,脉还没有完全停掉。不过你到达这里,用心电图来测心脏,跳得非常缓慢,轻轻跳一下、跳一下。拿现在来讲,西医会告诉你心脏有问题,可能哪里血管阻塞了。如果中医按你的心脉,细细的,很慢跳一下,哎呀,你这个心脏有问题了。


像我自己碰到那个境界,“哎哟,这两天靠不住了,走就走吧,充其量心脏停了嘛。”我就是比你们狂,狂到生死我都不在乎了,要走早走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再来再修过嘛!如果这个时候找医生就不得了了。既然死都不怕,还怕什么?懒残禅师的诗“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除诸身行,大概地讲,也不是对你们诸位讲,是对其他来找我的朋友讲哦,都讲清楚了。这还没有到初禅呢,不过生理变了。



整理自《禅与什么的认知初讲》《答问青壮年参禅者》《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南怀瑾与彼得·圣吉》《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等



寄语:启迪人生,分享智慧,功德无量,随喜转载!




参考/原创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W0P_FtnW26vSwMHy0kYXQ

0 0

点评列表

文章列表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六)
由“人”“七”“天”合成的这个完备整体就是告诉我们不忘初心,合一于本来面目。在不思不议的每个当下,把自己完全地交给自己。这样才能走进《易经》里的复卦,真正的启动身体的自复功能,才能请出我们身体里的师尊,才能请出药师佛。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30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五)
王阳明说:“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修身养性本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顺其自然,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就是修行。当你真正不用意识去干扰身体的时候,就叫顺其自然。无论修行或养生都不是让我们跟自然对着干,自然没有给你冬眠的功能,你就不要乱下指令,试图让肠胃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你非得去有为的去干扰身体,身体一定会报复你,最终让你心想事成,也叫自作自受。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30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四)
在五行框架中,阳数之极为九,阴数之极为六。五行之术数,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皆是小衍之数。一、三、五、为阳数,为“天数”又称“天衍之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二、四为阴数,为“地数”又称“地衍之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30
《西山群仙会真记》全集
卷一为《识道》、《识法》、《识人》、《识时》、《识物》。 卷二为《养生》、《养形》、《养气》、《养心》、《养寿》。 卷三为《补内》、《补气》、《补精》、《补益》、《补损》。 卷四为《真水火》、《真龙虎》、《真丹药》、《真铅汞》、《真阴阳》。 卷五为《炼法入道》、《炼形化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炼道入圣》。
道元发布于:2024-03-26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三)
“亻”在左,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地成形,为物,为阴。《灵枢·玉版》曰:“且夫人者,天地之镇也。”《礼记·礼运》中云:“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23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二)
真正养自己的东西就是德,我们当然要培德。孔子曰:“德之不修,是吾忧也。”德指的是能量值,培德就是提升意识境界,把心无限地博大,是心横向的繁华似锦与纵向的无限延伸。人生最真诚的供养,不仅仅是香灯和鲜花,而是一颗清净无染,无限博大的心。即是“氵”“天”“井”合成的这个完备整体的内涵。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22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一)
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养生也好,修行也好,皆要不急不躁,“殷重作意者,谓不慢缓加行方便”。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好的人生,从不着急。 无论遇到或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一件事就是心不散乱,先留给自己一个时间的缓冲。然后静下心来,反求诸己,去找自己心上的因。在最究竟的因上借一阴一阳之谓道,去化解所有能量结构关系。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18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
“人”“法”“心”合成的这个完备的整体告诉我们,养生即是养心,心物合一不可偏性,当我们二了,病态就开始了。故老子曰:“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当我们不再二了,不再偏性了,自然无病。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18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九)
“方寸不乱”意味着心不慌乱,“方寸容乾坤”表达了心无穷博大,“方寸”也叫“灵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的老神仙是美猴王要找的师父,其实就是孙悟空的心。每位众生心内都住着一位师尊,都住着一位真正的佛,就看你能不能把他给找到并请出来。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18
佛法,你学对了吗
如果一切都好,你对自己的一切都满意,你甚至都不需要佛法。 佛法只是对治我们烦恼的幻药。如果我们没有烦恼,再好的佛药,也不再需要。 佛法,你学对了吗?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