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单一的能量波,都是一个持续运动的震动的传递,波状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曲线圆周运动。因为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活着的佛,体内信息及五行能量的不停交换,也是自然的,只要有不同的因素在不停地互相激荡,就会有各种念头的出现,它本来就是意识系统的一个客观规律。所以,无论我们进入任何一个状态,不是没有念头,而是我们不住在任何一个念头里,只要我们不执着于任何一个念头,就不会有念头的叠加,就不会有缘起。当我们有意识的去管理念头的时候,其实我们正在做与念头干涉、叠加的事,“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动”。当我们内在没有任何设置,心里没有门槛的时候,一念不存,起心N维在无穷,就叫做念头通达。它是自由的,如来如去,它是万有,它恰好开启了万有之源,所以,无念不是没有念头,是不执于念头的状态,那个状态才是一个通达的状态。我们才能真正的通达高维,通达最高境界的智慧。
我们内在所要链接的,是没有任何的缘起状态下的顶级智慧,在这个状态下是空性的,空性不是没有,是万有。全都是能量的空性,它具足一切可能性,可以呈现一切存在,是无所不在,无处不有,是一切可以显化的源头。只是我们不执着任何的一个。
这个当下,我们放下所有可思可议的,因为心念变化无常,不是我们的意念所能尽解,我们就无思无念,纯粹地观照自我,是完完全全放松,完完全全平静状态,我们的心不散乱,只是安住在这个当下。这个当下,欲望是静止的,是一种欲望无法渗透的状态。
这个当下,就是念头来了,也不要去控制它,任它来,任它走,不理不睬、不拒不留,随任此念生灭。因为我们的念头是通达的,我们不给内在有任何的设置,允许外面一切所有的呈现,因为我们心里没有门槛,也有无穷的空间。
这个当下,我们应尽抛过去的知见,当我们完全的放下了所有的认知,没有喜、怒、哀、乐,没有褒贬,没有主观成见,没有想法,放弃所有观念,允许所有的发生,没有丝毫对立的时候,我们进入了放松、平静的状态。
来,来,来,我们继续“喫茶去”!吃茶的当下,我们把心灵回归到最清净无染的地方。回到若有若无,若隐若现,若明若暗,若即若离,隐隐约约,恍恍惚惚,黯然飘渺,无实无虚,一个正弦波的状态,恍兮惚兮的状态。我们纵身跃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化身于所有字符里,跳跃于任意字里行间,恍兮惚兮之间,走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十四品。
经文第十四品说: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àn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经文中说: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昔来指的是向来;往日以来的意思。所得慧眼指的是什么?指的是把自己意识调制到和谐状态,和谐一切众生,平等一切众生相,以培德来增值自己的慧命,高维意识能量和三维的物质能量,高度和谐于生命的当下的智慧。我从昔来所得慧眼,表达的是我不断培德以来,不断增值自己的慧命以来,阴阳合其德的坤德能量运行状态。
经文中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我们先理解两个词“相”与“实相”。其实相与实相都是一个表达,相与实相是一,不是二,“性相不二”,“色空不二”,“圣凡不二”, “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性相不二”, 性相是一不是二,所以,相与实相是太极的一体两面,也就是一个正弦波的一体两面,我们中华文化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
实相,是名实相,我们今天见不了性,就是把性跟相又分开了,又对立了,不晓得性相是一,性相不二。
只要心里头不着一切相,相就是性,性就是相。真正明白性相一如、色空不二的道理了,见相就是见性。一切境相皆是自性显现,没有自性,就没有境相,也无从见任何境相。因为“见性”之故,才能见到色相。既然见相即是见性,相是能见的“见性”显现,那么,相就是性,性就是相。而性是真实不虚的,则色相也就真实不虚了。就是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
禅,表达的是最简单的,单一的宇宙空间能量状态。什么是单一的,只有N维(N趋于无穷大)和零维的合一,被称为单一的宇宙空间能量状态,它们俩是一体的,也就是一个正弦波的一体两面,我们中华文化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禅宗说的空,指的是“内外相皆空”,这个“空”就含摄了“万有”。所以,禅即一切,一切即禅!
经文中说: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六祖坛经》有云:“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是为禅定”。禅的本质是离一切相。说禅者不懂禅,懂禅者不说禅,它超言语,超意识。言语道断,一说就错。禅无对无错,无是无非,无空无有,即一切非一切.....总之一句话:禅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也是《道德经》开头说的:“道可道,非常道”。
我们说离一切相,指的是不执着于任何一个相,表达的就是心不散乱,养得此心不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我们执着于任何一个相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这个相上的一个点,就被这个相挡住了眼睛,就不能真正的看到相外的任意一点了,我们就被局限在这个相上了。
经文中说:“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如果有人能够听到此经,就是把心住在无上正等正觉,回归到内在自性,内观自性的临在,只有到最高无上境界的智慧空间才是彻悟,只有意识自由度达到
N 维宇宙空间(N趋于无穷大)境界,达到“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达到“与神同在”境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达到人类智慧所说的共同回归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彻悟,是真正的大彻大悟,真正的和内在合一的。彻悟,就是我们所谓的真正的“明心见性”,进入“无极”的境界。所以“道”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极”。只有N维宇宙空间N趋于无穷大的宇宙智慧,才能堪称“无极”。在这个境界里,是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的状态。
我们如果有恐惧,那说明我们内在有很多的挂碍,有挂碍就患得患失,是一种能量相对比较低的状态。最恐惧的情形出自于我们的想象,出自我们没有丢掉的认知,而那并不能真正伤害到你。如果你识破了那恐惧的虚假,从此你也不用因那头脑里的认知,而让自己惊恐不安了。
文中说:“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多”就是N维(N趋于无穷大)境界,就是自性之本然境界,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境界,在那个境界里,无分别,无执着,无妄想,无意识界,无同无异,万物一体的。我们的自性无由生死的,不生不灭的,纵然流转于娑婆世界,却无损其身,纵使得证佛性,对它亦无所增益。反过来,只有没有分别,无执着,无妄想,无意识界,没有欲望才能达到“般若波罗蜜多”境界。只要有一点点的放不下,有一点点的挂碍就不可能达到“般若波罗蜜多”境界。
《金刚经》里经常碰到这些话,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若心有住则为非住。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翻来覆去。为什么要翻来覆去说?因为只能讲,不是这个,不是这个,因为他不能讲是这个,如果讲到是这个,就讲到片面里去了,就讲到局限里了,就会呈现偏性状态。我们如果是用有局限性的文字,去描述一个无限性的道,就不可能有它整体的完备性。其实就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描述,那它就是不是常“道”。所谓言语道断,指的就是这个意思。给任何概念,任何事物你只要给他贴上标签,命名,他就从智慧降成知识了,本体与终极规律通过“人的认识”被转化成了“名”,也就是思维对道的理解与描述,而形成的各种概念逻辑等。
“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指的是什么?之所以出现“忍”的能量结构只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心动了。我们之所以心动,是因为我们意识执着而带来的分别。只要有分别,一定是在中间层次里面呈现的能量结构。因为意识的分别,不同层次的意识状态,演绎出不同层次的生命状态。
在复杂的能量关系中,必然会有能量关系的纠缠和干扰。我们只要有所执着,很自然的会形成两个比较明显的能量结构,一个是同频共振,一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能量结构是同一个方向的,是同一个频率的状态,忍这个能量结构是无法形成的。
当两股不同频率能量结构相遇的时候,就产生了能量之间的相互干扰,要么产生横向能量之间的博弈,一个价值观,战胜了另一个价值观;要么就是忍产生了,形不成对打的能量博弈关系。
忍在修行中有很多境界的呈现,一种是把自己的情绪压制下去。这里有两个方向,一种是一味持续地忍,最后就忍无可忍,“嗔心一起火烧功德林”;一种是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忍耐度,练习内在忍受的抗击打能力。其实这种负能量忍受的抗击打能力未必是件好事,因为任何一种能量结构的叠加,都会自然的产生一种能量的偏性,你越是坚持什么,那么太极的另外一面会形成共轭同量大小的能量,这就是太极的平衡。它们是同体一缘的阴阳两面,是一个相互转化的关系。所以,没有什么忍者无敌,真正的无敌,指的是根本不给自己内在树立敌人,所有的关系,都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有一种忍的境界是他很快的转念,这件事就不需要忍,它是无生法忍,法忍指的是在更高一个境界上形成的这么一种忍,在别人眼里觉得他是忍,实际在他的意识里根本不是忍。
有一种忍的境界是他的心无限的博大,外面呈现的任何一种能量关系的入侵,对于这个无限的大来说就是个零,根本起不了任何的涟漪。任何一种能量结构来了,要么怎么来怎么走,对他造不成任何的伤害,要么就被这个大的能量结构给同化了,最后化为同一个频率值。
还有一种忍的境界和无限的博大是平行的,叫做此心不动。王阳明先生用“养得此心不动”摆脱灵魂的量子纠缠与干扰,摆脱灵魂的量子叠加,“心不忧乐、通而不变、嗜欲不载、无所好憎、不与物散” 通于神明。概括起来叫“以中制外”或者叫“以无御有”。能以中制外、以无御有,才能百事不废。或者换成王阳明的的说法,就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心如虚空,不执着,不妄想就不会和外界的能量结构产生干涉,没有形成共振,什么都发生不了,各走各的路。能不动心,人生才能妙用无穷。外面不能干扰你。
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有一个解释,他说,外离相叫“禅”,就是说外相不能干扰你,你能够保持内心的清净这叫禅;内不乱叫“定”,这叫“禅定”。故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真正的忍就是没有忍这个概念,自然不会形成忍的相,也不会呈现忍状态,如果这个概念在我们心中生起了,就是我们内有的障碍没有被化解而生出的无明。当我看不起外面一个相的刹那,就是内在自己与自己的博弈,受伤的一定是自己。纯粹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自己为难自己。
文中说:“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佛把自己本身的故事,说给我们修行的人做个榜样;当然,并不希望我们被别人割了作试验。其实他是在告诉我们,是因为他做到了离一切相,如果他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会生出嗔恨心来。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太极是一体两面的,太极的一面为阴,一面为阳,所以阴阳一体;一面为生,一面为死,所以生死同在。任何存在的相,都是从一种组合解散,而到另外一个组合,相与相之间的关系,就是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的成、住、坏、空关系而已,这本来就是宇宙万物的全息,生死同在,一切信息尽在其中,当我们深悟无常了,离一切相的状态下,哪里还会有嗔恨心在?
真正得到解放和超越的人,绝对不会再为这个肉体的臭皮囊而奋斗和挣扎了。如果我们能抛弃“别人眼中的自己”,把“我”置之度外,做到无“我”,便能超然物外。
在三维空间呈现的象都是投影,真正的不生不灭的恒性,神性,空性在最高境界的投影源里,在无上正等正觉,在N维(N趋于无穷大)。老子在《道德经》描述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有何患”。老子对于身相,看得并不太重,为了“同于”大道,可以“舍身忘我”。这个描述和《金刚经》里的描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一回事。为什么佛祖,老子这些彻悟者不怕死,对死亡没有任何的恐惧?因为他们知道,投影出的“我相”会消失,所的有我相只是一个执念的假合而已。而亘古不变的无上觉性,也叫零维自性依旧在,投影源里的“我根”从来不死,就是道的本性“谷,神,不死”的恒常。没有了身相也不会死亡。这个依据就在《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死而不亡者寿”。这和佛家叫做“寂灭无生”,又叫圆寂,又叫涅槃说的是一回事。
经文中接着说:“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指的是大愿,这和开头第二品说的是一回事。但在这里前面有了一个附加的条件,“菩萨应离一切相”,也只有在这个条件充分的状态下,这个大愿才能真正的对接,才真正的有效。我们带着一身的匮乏四处寻找,却往往不能察觉到它们。也只有在离一切相的状态下,才不至于和它断了联系。
我们真正缺失的是我对本体的觉察。因为我对本体的失察,它就会停止显现,然后我会感到匮乏不足。因为我一直以来对本体的失察,我本体的某些部分不见了,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从此消失了,它们从来不会消失,只不过是和它断了联系。
什么叫大愿?大愿指的是把最终极的,最究竟的,最清明的愿望(目标),定在最终极的投影源上,定在无上正等正觉境界,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定在天人合一的境界,定在无极境界,定在道法自然境界,定在与神同在境界,定在万物一体,无同无异,道法自然的境界。在现实社会叫做最大的宏伟愿景。《金刚经》里面,一开篇须菩提就问释迦牟尼佛:“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菩萨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佛祖啊,对这些要成就圆满智慧的菩萨们,您对他们有什么嘱托?您怎么护持他们?您有什么样的方法来护持,让这个心住在什么地方?降伏一切心魔,否则他在中间会迷失的。这就是“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释迦牟尼佛回答:“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翻译过来,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大愿。转化成科学语境就是,把意识放到N维(N趋于无穷大)。当我们自己的大愿定位到最高境界的时候,就知道没有任何一个中间层次值得我们追求,值得我们执着、停留,那些东西都是一个中间过程,在中间过程的追求之中,我们消耗掉整个的生命过程,都不一定能够超越。
当我们的目标在那儿的时候,中间遇到任何一个障碍,都变成了过程,都不会执着在任何一个中间态上。我们从下往上建立的一切价值观,都不过是中间过程,我们把一个中间过程作为目标的话,是不究竟的。如果执着在中间任何一个相的状态里徘徊的时候,就有可能执迷在这个相里浪费生命。只有把我们的内在智慧指令定位在最高境界,让大愿引领我们的行为,才能真正彻悟,否则,有可能使我们停留在一个有限的状态之中“着相”。有了大愿的时候,在三维空间根本没大事,我们在入世遇到的所有事情,都可以转化成生命提升的功课。
信、愿是基础,有了正信和大愿以后,我们就不会盲修瞎练。就有了方向,我们会把每一件事情跟自己生命内在成长关联起来。尤其在心灵这个层面,如果没有方向,我们会执着在觉受里的,我们会沉迷于功能上,所以一定要有大愿,一定要有终极目标。一切正法不强调功能,不强调觉受,强调的是彻悟。灵修的本质是什么?本质是要让人彻悟,让生命彻底觉悟。在大愿的引领下你永远不会执着在中间状态,永远不会走火入魔。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以最高境界的生命存在作为目标,也就是大愿去引领,才能在现实中看到所有存在的局限,才能面对所有的挑战,升起无限的内在动力。这就是有大愿的人在三维空间没大事,能读懂所有存在背后的意义,不会被任何中间层次的能量呈现,和能量结构所障碍。能够利用所有能量的呈现构成为内在持续成长、持续提升的助缘和动力。我们面对的一切,困难越大、提升的高度就越大。这时候获得的内在动力是心力,有了内在的心力,才会真正产生内在提升的动力。在面对现实困境时,才有超越的力量。这不是必然的东西,是我们的选择,是我们调动内在能量的方法,所以立大愿是个心法。
因为大愿的落地就在道的层面,所以,以大愿引领的时候,随时感受的能量都是积极正面的。如果我们相信本自具足,同时我们又有实现生命圆满觉醒的大愿,在诚意正心的引领之下,我们的直觉就是来自于内在的信息。当下的直觉引领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很从容的面对,我们的直觉引领对的方向是成功实现愿望,恰好能够觉察我们的认知,是什么使我们完不成想做的事。所以用直觉随念,在大愿引领下给了我们不断觉察的机会。做成的事叫成功,没做成就是成长的机会。
对于未来,不需要任何的建议,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跟自己投影源相关联才有意义。我们会不会在高维实践的过程中问自己?有没有给自己的大愿不断地强化?有没有不断地强化告诉自己本自具足?不断地在现实中用你的直觉直心去面对现实的一切,这叫“直心是道场,率性之谓道”。我们做高维实践的时候,有没有大愿?这点太重要了。如果我们把人整到森林里面,不给人指南针、不告诉他(她)去哪的话,那人在这里面就很容易迷失了。所以说,高维实践对于很多人来讲它是个很危险的事情。
现在这么多无穷无尽的信息,不断去创造的知识和繁荣,其实我们根本兼顾不过来。这些东西纷繁复杂的存在于意识之中的时候,其实全是障碍。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是由认知产生的,投影出来的,而认知是由执念产生,也就是说最初源于分别。散乱归根结底是我们无明的认知,分别是我们散乱的根源。那么怎么样才能离开这种散乱呢?发愿,发愿是内在动力,回归到最高境界的大愿。有这个愿的时候,我们才能把动力变成和高维连接。当我们的维度升高时,对低维来讲,它所形成的就是一种“定”。
在现实中人往往最难觉察的是什么?是我们的脾气和毛病。脾气和毛病是我们最强悍的认知,它以不同形式在我们现实中随时呈现出来。如果你能真正做到这一点,起码自己的烦恼会少很多。但是这件事确实挺难的,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只要你有大愿,这件事是可以成的,可以解决的。脾气和毛病是真正的障碍,我们在扮演不同人生角色的时候,毛病就会出来,如果我们觉察到,就会发现,这一切都设计得非常美妙、非常巧合。当这个人没脾气也没毛病的时候,你就开始承担别人的烦恼了。你去看别人的毛病和脾气,也是自己的投影,然后你去调整自己,别人也变了。所以渡人其实就是渡自己。
发大愿后,很多课题会密集出现在当下这个有限的现实空间中,让我们修自己圆满生命的功课。菩萨,把众生的烦恼转化成智慧,这个时空里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存在都是自己的投影,所以这时候开始发菩提心,这叫“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也就是只要我们看到外面有一个鬼,就说明我们自己内在还有一个鬼,只要我们内在还有一个鬼,我们就不是佛。只有当我们内在彻底圆满的时候,我们会投影出这个世界是圆满的,这叫佛看众生皆是佛。所以从一个罗汉境界提升到更大愿力,到菩萨境界的时候,实际是对整个生命的圆满,宇宙生命的合一,一个更大的更究竟的诉求。
能度难度之人是愿力决定的,真正有大愿的时候,现实中没有大事,所有的众生都是自己投影的像,你不把这个众生度了去,你自己就突破不了这一关,你这道题没做,你就无法提升。
经文中说:“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
真正的宇宙实相。它不是一个有形的相,它是一切相的源头,这就是“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它是一切相的投影源。所以它被称之为真理,它也是我们说的:一真法界。在这个境界,整个宇宙空间的存在是不二的,不二就是一切合一,这是人类,也是我们整个宇宙最高境界的智慧所在。在现实中,在我们的意识中,没有任何一种呈现是真实的,它全是假的。只是它的假有相对性。“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超越一切相,超越一切信念,我们的信念就是信无念,不执一念,真正通透。一切事,都是我们内在成就的助缘。
《金刚经》里告诉我们,一切外在呈现的都是自己投影出来的,我们看到的外部一切全部是众生相,众生相里面的众生全在我们内在。我们执著在任何一个投影的像上,都会障碍自己回归投影源,所以布施是在验证本自具足,持续回归投影源。所有外面的众生相都是给自己回归内在去灭度众生、超越众生障碍的机缘。这个时候,我们就不会着善,不会认为自己是在帮助别人,帮助别人这个相,容易成为障碍。所以,不住相布施,指的是不住在中间层次呈现的能量结构上。
我们在三维空间遇到的一切众生,都不是众生,是众生相,而众生是在我们内在,“一念一众生”众生都在自己的念头里,是我们的念叠叠层层形成的众生。这个众生就是我们内在的执念,就是我们跟内在具足圆满智慧之间的障碍,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得我们无法实现那种具足圆满智慧的生命状态的呈现,这个度众生就是度内在众生,超越内在认知。当回到内在的时候,灭度的是内在众生,能够让内在众生境界提升维度,投影的现实中众生就提升。你不把这个众生度了去,你自己就突破不了这一关,这道题没做,你就无法提升。
所谓的发菩提心,就是“度尽一切众生”,就是消除自己的一切妄念,当自己的一切妄念全部转化,全部被“灭度”的时候,进入一种状态叫“涅槃寂静”。在那个状态下不执于一念,因为一念一众生,一个念就是一个正弦波,起一个正弦波,就等于起了一个众生。所以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说了一句非常科学的话,只要他心里有一个鬼他就不是佛,因此这非常科学,因为一切是他内在的“投影”。
文中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一共五种语,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实语、真语,都容易了解,但什么叫“如语”呢?不可说不可说,闭口不言,其声如雷,这个就是如语。如者如同实相般若,生命的本来毕竟清净,清净到无言语可说,就是如语,所以佛是如语者。
全部的金刚经说的就是如语,所以佛在《金刚经》上说了半天,他又说他说法四十九年,一个字都没有说,这就是如语,是不可说,不可说。
不诳语,是不打诳语,不异语是没有说过两样的话。我们把三藏十二部大小乘经典拿来看,两样话都非常多。但是再仔细研究,他只说过一个东西,没有说过两样,这一个东西说了四十九年还说不清楚。所以佛说他没有说过一句话,这是如语。在这部经典,佛为什么要像赌咒一样,怕人们不相信,说他从来没有说过不老实的话呢?这是教我们信心清净,要切实相信,切实相信一个真正的佛法。这个佛法是什么样子?
所以文中又说:“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这个无实无虚到底指的是什么?无实无虚指的是一切存在正弦波,一个最简单的能量波状态,我们叫它一个最简单的太极;指的是一相合;指的是大道至简;指的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的一面为阴。一面为阳,所以阴阳一体;一面为虚,一面为实,所以无实无虚;一面为性,一面为相,所以性相不二;一面为色,一面为空,所以色空不二;一面为圣,一面为凡,所以圣凡不二;一面是其小无内的零维奇点,一面是其大无外的N维(N趋于无穷大),所以万物一体;一面为黑洞,一面为白洞,黑白无间;一面为生,一面为死,所以生死同在;一面是往,一面为复,所以往复循环;一面为善,一面为恶,所以无善无恶;一面为真,一面为假,所以真假不二。这个表达还不够,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一个平衡和谐,圆融共生的状态,所以,它们互为表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色中有空,空中有色。性里有万相,万相皆有性。圣人也有凡,凡人亦圣人。黑里都有白,白里都有黑。生就意味着死,死就意味着生。出生即下降,入死即上升。真里也有假,假里亦存真。
它是万物的本质,也是万物的共性,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无时不有。当我们在宁静中内观到一个能量波的时候,就已经是无极中的一个表达了,这就是“观自在菩萨”。在这个当下,才真正地见到了自己。这是一个涅盘圆满,若有若无,若虚或实,若隐若现,若明若暗,若即若离,隐隐约约,恍恍惚惚,黯然飘渺,恍兮惚兮的状态。
这个无实无虚在告诉我们,无实无虚是一不是二,我们不能执于实,也不执于虚,无所执,无所住而生其心。虚实本来无间,是一个平衡的和谐,圆融共生的状态,我们执着于任何一面就偏性了。我们养得此心不动,心无挂碍,清净无为。保持不偏不倚,不修不整,不执不取,没有往攀缘心的方向起用,不去渲染,道法自然;没有任何的干涉与叠加,分别不起,执着远离。物来则应,过去则空,自性本然状态。
文中又说:“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àn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
如果菩萨心还有所住,这就像有人入于暗室,则无所见。暗室是比喻没有般若的智慧,无所见,就是比喻不能见着诸法实相,不能见到般若实相的无住之理。这些菩萨虽然发菩提心,做利益众生的事,但是没有般若智慧,心有所住,就会为物所转,对于佛法的道理一无所见。就像《法华经》中说:“声闻在如来会中闻法,如盲如聋,为住诸法相故”,为什么如盲如聋?因为他住在了诸法相故,住在了法相上面了,心里有住了,如盲如聋了。
如果菩萨心无所住而行布施,就可以亲见实相妙理,实相不即一切法,也不离一切法,用这个比喻来显示般若无住妙用,为的是劝导行布施的菩萨,应当离相发菩提心,生无所住心,修无所住行。
他进一步告诉须菩提,他说修菩萨道的人,心执著一个佛法不可得,一个佛法不可修,执著了佛法的一种法就错了。随便举一个例子,许多学佛修道的人,都说:唉!我万缘放下了。问他:那你现在干什么?他说:现在就是修道呀!对不住,一点都没有放下。学佛修道不是万缘里头的一缘吗?难道是万缘以外的一缘吗?这就是说,你是有所为修,有形象去做,这是菩萨心住于法而行,这个人永远不会见道。
等于人闭上眼睛,到了一个黑暗的房间,他看不见了,永远摸不出来。假使真想明心见性、见道,“若菩萨心不住于法而行布施”,一切无所住,这是真正的解脱,真正的放下,此人绝对可以见道。等于这个人有了慧眼,有了眼睛,又在太阳底下,当然万象森罗,什么都看得很清楚。
最后文中说:“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他告诉须菩提,“当来之世”,将来的时代,或者一个善男子,或者一个善女人──功德、智慧有成就者,才算是善男子善女人。能够接受这部经典的般若要义,照此修行,甚至深入义趣的读诵,这个人就等于是佛。我们引用楞严经两句话就可以了解,“心能转物,即同如来”。这是佛说的,后来禅宗的达摩祖师也说过,“一念回机,便同本得”。这就是说,能够对金刚经的道理都了解了,以此修行的,相同于佛的行;并不是说你就是佛,是等同于佛。以佛的智慧,完全可以了解这样的人,了解他对于金刚经般若智慧如此透彻,这样的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我们再借用佛祖的一句话:“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而《金刚经》恰恰说的是不执着,去所有的相,无妄想,“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就不难理解了。
来,来,来,我们还是“喫茶去”!起心N维在无穷,不下念,随着这道自性本然之光,继续走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十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