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离法性外,无别有诸法;是故如是说,烦恼即菩提。
首先说什么是烦恼?佛将烦恼分为三大类:无明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其中最根本的、最原始的那个烦恼,就是无明烦恼。无明的业性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真如自性。所以真要把烦恼断了,我们的自性也就断掉了,这怎么能行?这就麻烦大了!虽然经上常常叫我们断烦恼,但大家要明白一点,烦恼是断不掉的。打个比方,我们在灯光的照耀下,都会有个影子,那这个影子能不能去掉呢?去不掉。为什么?因为有身体在,影子和身体是同时存在的,如果影子去掉,身体也就没了,那怎么可以?菩提就好比是身体,烦恼就好比是影子,烦恼即是菩提,是一体两面,是同时存在的,所以烦恼是断不掉的。
菩提一般指觉悟、智慧,表示忽然醒悟过来,开悟彻悟真理,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这与我们熟知的烦恼,则是刚好相反的。烦恼是阻碍我们获得菩提智慧的,可佛家却说,烦恼其实就是菩提,到底该如何理解?借用心经中的一句话,也许你就明白了,心经上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就告诉了我们,为什么烦恼就是菩提。
色与空也是相对存在的,这与烦恼和菩提一样,如果没有色就没有空,如果有空,就必然有色,而凡夫之人,见到色空二相,以为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圣贤之人见色与空,其实没有区别,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世上任何相对的事物,是由于自我的妄想分别产生的,而佛没有妄想分别,所以见一切都是一,而众生见一切都是二,这就是为什么佛见人人都是佛,而众生却见不到佛的原因。众生其实本来就是佛,只是没有觉悟而已,烦恼其实本来就是菩提,只是你没有智慧,把烦恼当成了烦恼而已。真正有智慧的人,见到世间任何现象,都没有分别,善即是恶,长即是短,好即是坏,美即是丑,众生即是佛,烦恼即是菩提。
那为什么还要说断烦恼呢?其实这个“断”只是比喻,并不是让我们真正断,而是转变,所谓“转迷为悟”、“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是让我们学会转念。凡夫是心随境转,所以才有无量烦恼,佛菩萨心能转境,所以常得喜悦自在,关键就在这个“转”字,一念不觉,就转菩提为烦恼,一念觉悟,就转烦恼为菩提。佛教常讲:“不怕念起,就怕觉迟”,意思就是,有妄念、恶念起来并不可怕,就怕自己察觉不了,只要能够察觉到,及时转念就可以了。
我们凡夫心里不清净,妄念纷飞,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总是有无量无边的烦恼,没有智慧;诸佛菩萨心地清净,一念不生,具足无量智慧,没有烦恼。就是因为我们凡夫迷惑了,把自性本具的无量智慧,都转变成烦恼了;诸佛菩萨觉悟了,他把无量无边的烦恼,统统转变成智慧了。所以说烦恼和菩提,本体都是我们的自性,是一不是二,我们要学会转变。自己会转变了,无量烦恼就变成无量智慧;要是不会转变,无量智慧就会变成无量烦恼,还要搞三途六道,这就很苦了。
惠能说,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当下,如果我们有执着妄想的情况,那么这是未见本性的,是迷失的,是有烦恼的。但凡夫与佛在本性上是没有差别的,如果凡夫当下见性,那么当下顿悟的刹那间就是佛。于是,可以在当下的烦恼中来修行,将烦恼作为修行的契机。
当我有烦恼的时候,说明当下是有执著的,念头在烦恼上,覆盖住了本性。但我能够觉察到自己有烦恼,就说明没有完全被烦恼所困,而是有烦恼之外的觉知存在。这种觉知的作用,是来自于本性。因此,当心无所执住,从烦恼中脱离出来,重新来看待烦恼的时候,这时候也就是找见了本性。
在这种觉知的状态,本性会生出智慧,告诉自己要如何来为人处世,如何来化解烦恼。如果心执著在烦恼中,烦恼就只是烦恼。但如果心无所执著,用原本清净的心来觉知,那么烦恼就是菩提。
经过持续地实修,自己会越快地从烦恼中脱离出来,烦恼会越来越少,相应的智慧也会越来越多。对于这个法门有所感悟,所修的就是般若法。在人生中实际修行这个法门,就是般若行。
如果不去实修,仍然执着在杂念妄想中,困在烦恼中,那么就只是凡夫。但是如果当下实修,无所执住,那么当下与佛并没有什么差别。在当下,直见本性,自本性可以生出大智慧,能打破一切的烦恼妄想。世人存在着八万四千种尘劳,但修习禅宗的法门,只是守住一个根本的,就是直见本性,用本性来破除各种的烦恼。这个本性,是我们本来就有的,禅宗的法门也是让我们找到自性,而并非是向外界去求什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