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求,求的什么?
求的是真实自性,去掉虚妄,回归真实。
为什么求自性?
因人人都有自性,自性本自具足,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为说《金刚经》,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祖知悟本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
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方法:外离相,内不乱。致虚极,守静笃。
万法归心,心能让耳目口鼻为一体,耳目口鼻获得的碎片化知识如都能归心,则有用,否则无用。
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
尘劳邪见如敌人。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出门如见敌,要随时保持警觉。
儒家君子之道讲:戒慎恐惧,戒慎不睹,恐惧不闻。
随时警醒,有自己没有见过的地方,不知道的事情,要注意。
《诗经》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心不随境转,心不随欲走,心不随情走,这些都是向内求。
禅学,是一种思想,其大意是放弃用已有的知识、逻辑来解决问题。
认为真正最为容易且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直接用源于自我内心的感悟来解决问题,寻回并证入自性。
其理论认为这种方法不受任何知识、任何逻辑、任何常理所束缚,是真正源自于自我(你自己)的,
所以也是最适合解决自我(你自己)的问题的。
也就是说可以把禅理解为是一种最为简单也是最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下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清楚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中所包含的贪、瞋、痴,当下就把它照破,
所以,对外境不起攀缘染著,自内照而不昏沉无记是也。
自性是自己的本性。
道家的理念:自性道家称为先天太极一气,和天地本源一样,又称为天心。
在父母精卵结合后等待自性到来,自性不来不能成人,自性一来精卵细胞先开始发育眼睛一部分同时对应身体的一部分,慢慢发育成胎儿。
十月怀胎一出生,凡心做主,先天太极一气,也就是自性隐退。
凡心随着社会环境记住很多社会知识,形成贪嗔痴 各种欲望。
修心就是降服凡心为天心服务,天心归位,凡心为大将的过程。
自性也称为自己的本来面目。
自性本自具足,因自性合于道,自性做主,做人做事就会很自然的遵循符合道,自性是个宝藏能生万法,有了宝藏,能更好的
发光发热。
儒家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上天赋予人的这一点真灵,就是人的自性本性。
人依循天理良心(本性)的所思所做所为就叫做道。
接受圣人的教化,改毛病去脾气,能调整自己的太过或不及,而回到自性中道,这就是修道。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离,就是身外之物了,不是“道”了。
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是戒惧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也有敬畏的存心。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没有比隐暗的地方更容易显现是非善恶的;
没有比那细微之事物更容易显现曲直对错的。
所以修道之人在独处之时也要戒惧谨慎,战胜自己那些容易出轨的心念与行为。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的情感,但当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心是寂然不动的,所以没有(太过与不及)的弊病,这就叫做(中)。
当七情六欲感应外境而发了出来,都能做到没有太过与不及,没有不合理而都能恰好中节,这就叫做(和)。
中是生天生地生人的大根源;
和是天下万物所共同通行的大路。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有修养的君子如果能做到顺道体合道用的中与和两种境界,那么天地都会安居正位,万物也都可以顺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