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值得反复看的好书。
探寻 发布时间:2022-02-07 18:28:24

《道德经》是值得反复看的好书。我读道德经四五年了,一开始读不懂,看大师们的各种翻译,听大师们的音视频讲解,后来就自己一遍遍的读,能读懂了一些。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感觉很好。推荐《道德经》这本书,可以一辈子,反复看。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之作。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伯阳,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人称为老子。


《老子》自古以来流传很广, 版本有很多,有细微差别 ,大致内容思想还是一致的。 读取那个版本都是可以的。


1、《楚简老子》:1993年出土于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由荆门市博物馆整理1998年5月出版。内容仅为两千多字,是今本的五分之二,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老子》传抄本。下葬时间约为BC374年之前,誊抄时间约为BC500年-BC400年之间。



2、《帛书老子》:1973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由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整理1980年3月出版。帛书甲本由篆抄写大约成书于BC250年左右有上下篇之分,帛书乙本由隶书抄写大约成书于BC200年左右,有德经道经之篇名,两本下葬于BC150年左右,比《河上公章句》早五六十年。



3、《河上公章句》:河上公一说是战国时期人,传六代之后到曹参(萧何之后的丞相)。一说是汉文、汉武时期人,曾授汉文帝《道德经》真义。其徒弟安期生,号称千岁公。盖西汉神仙道流传之故。又称《河上丈人撰》,大约成书于汉武帝时期BC100年左右,原注不分章,大体上是以黄老思想解释《老子》。有黄老的元气宇宙生成论,自然无为治国术,精气神方士养生术。



4、《王弼老子注》:生于AD226年,卒于AD249年,以其短暂的24年生命,完成了《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如果说河上公探讨的是宇宙来源问题,王弼开始之后探讨的则是宇宙本体问题,王弼认为“天下之无,以无为本”,开启了”以无谴有“的思辨哲学。是魏晋玄学的创始人之一。



5、《道德经古本篇》:北齐后主高纬武平五年(AD574年)彭城人开项羽妾冢所得,傅奕参考了9家注本进行整理,共5556字,与帛书文字有许多类同之处,但体例按通行本,《道经》在《德经》之前。此书现存于正统《道藏》中。其时代应与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相当。傅奕本保存了较多的古句、古语、古字。有许多优点,但因其是根据几个旧本参校的,这些旧本本身就存在不少讹误,且傅奕本在流传过程中,被后人改动的地方也很多,存在讹文、衍文、脱文、倒置的情况,且有些篇次及文章内容也非《老子》原貌。


老子的思想,继承了老子以前的优秀传统文化,加上老子自己的思想,和《易经》等传统经典都是一脉相承。有人说是《易经》阐述了天地大道,只不过没有文字表述,是用的符号,老子就把易经的思想,用文字写出来就是道德经了。

下面生活中以些经常能听到的智慧:

一、无为而治

二、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三、不进寸而退尺

四、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五、治大国如烹小鲜

六、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七、治人事天,莫若啬


八、道可道,非常道

九、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十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十二、为之于未有

十三、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十四、强行者有志


十五、处其厚,不居其薄

十六、曲则全,枉则直

十七、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十八、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十九、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二十、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二十一、无之以为用


二十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二十三、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二十四、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二十五、祸兮福之所倚


二十六、不居功,功自言


二十七、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二十八、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二十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三十、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三十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三十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三十三、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三十四、损有余而补不足

三十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等等




0 0

点评列表

道德经 老子简介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伯阳,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人称为老子。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文章列表
《老子养生秘诀》逐字问道 全(一到五十六)
老子在河南省鹿邑县明道宫老君台留下了五十六个符号组合,后人把它称之为《养生秘字诀》。
经典大树发布于:2024-08-03
《道德经》享有“万经之王”之美誉,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白说》一书中说,《道德经》是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我也多次在白岩松的演讲视频中听到白岩松说,《道德经》对他的人生影响深远。
探寻发布于:2022-02-07
老子出关的传说
老子最后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了,衰败得不像样子了。他决定出走了,要远走高飞了。这要说到老子出关的事了。
探寻发布于:2022-02-07
孔子再拜老子的传说
话说孔丘与老聃相别,转眼便是十七八年,至五十一岁,仍未学得大道。闻老聃回归宋国沛地隐居,特携弟子拜访老子。
探寻发布于:2022-02-07
老子教南荣的传说
有个弟子名庚桑楚,深得老子之道,住在北部畏垒山上。住三年,畏垒之地民风大变:男耕而有粟可食,女织而有衣可穿,各尽其能,童叟无欺,百姓和睦,世间太平。众人欲推庚桑楚为君主。庚桑楚闻之,心中不悦,意欲迁居。弟子不解,庚桑楚道:“巨兽张口可以吞车,其势可谓强矣,然独步山林之外,则难免网罗之祸;巨鱼,张口可以吞舟,其力可谓大矣,然跃于海滩之上,则众蚁可以食之。故鸟不厌天高,兽不厌林密,鱼不厌海深,兔不厌洞多。天高,鸟可以飞矣;林密,兽可以隐矣;海深,鱼可以藏矣;洞多,兔可以逃矣。皆为保其身而全其生也。保身全生之人,宜敛形而藏影也,故不厌卑贱平庸。”
探寻发布于:2022-02-07
老子教阳子居的传说
一日,老聃骑牛行至梁(今河南开封)之郊外,正闭目养神,忽闻有人大呼“先生”。老聃闻声,睁开双目,发现是弟子阳子居。
探寻发布于:2022-02-07
老子母丧的传说
“人之生,皆由无而至有也;由无至有,必由有而返无也。无聃之母及聃之时,无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无情而子独有情也;母聃皆无之时,则于情亦无也。人情未有之时与人情返无之后不亦无别乎?无别而沉溺於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故骨肉之情难断矣,人皆如此,合于情也;难断而不制,则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则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欲损而睡可眠矣。”众人闻之,心皆豁然旷达。
探寻发布于:2022-02-07
孔子问礼老子的传说
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探寻发布于:2022-02-07
关于老子学习的传说
老聃居周日久,学问日深,声名日响。春秋时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们皆称老聃为“老子”。
探寻发布于:2022-02-07
关于老子的出生传说
老子降生,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目如深渊珠清澈,鼻含双梁中如辙。因其双耳长大,故起名为“聃”;因其出生于庚寅虎年(公元前571),亲邻们又呼之曰小狸儿,即“小老虎”之意。因江淮间人们把“猫”唤作“狸儿”,音同“李耳”。久而久之,老聃小名“狸儿”便成为大名“李耳”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探寻发布于:202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