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论语》,圣人之学,载道之学,君子治天下之学也。
今天与宁可师兄一起共振《论语》第一句,借《至简心法》起心N维去与《论语》共振,解读当下的自己,圆满一个和谐的能量场,为纵向提升创造充分且必要条件。
今天我们去读《学而》第一篇,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咱们先看“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通俗一点的理解是: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
如果再高一个层面来理解,把“学”理解成悟道,把“时”理解成当下,把“习”理解成践行,这句话就是:当下悟道且践行于当下。
“学”不仅仅学习地道,人道,更重要的是要去通透天道。那么这个“学”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学”有矛盾吗?是不矛盾的。“为学”指的是做学问,是为学而学,达到学术方面的卓越。单独一个“学”,含有极多“悟”的成分,例如学佛,就是去悟成佛之道。把这个“学”展开,可以见大象而悟道,闻高维音频而见自性,此即“朝闻道夕可死亦”
“时”不仅仅指三维空间的时间,也不仅仅指时常,宇宙浩瀚无边,人类十分渺小。而广义相对论让人类认识到,宇宙时空并不是按照一个时间轴在走,而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运动速度的三维空间里面观察,会看到不一样的现象。当我们进入一个更高的维度再看生命的发生的时候,我们发现到第四维时间是变量,根本没有开始,没有结束,那这个生命发生是怎么发生的呢?其实出生是指从高维投影到三维,这叫“出生”。“入死”是回到高维,是灵魂成长的。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依然在每一个当下,每一个时空状态里面还是把它看成是一个常量。在这个时间作为常量的宇宙空间描述系统里面,我们对一切事物的分析都有开始和结束,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有刚才,有一会儿这种描述。
在这里,“时”指的是当下。《金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只有当下能到高维。刚才,一会儿,过去,未来都是三维认知,在这个认知里面,四维都去不了,更别说高维了。其实逻辑很简单,我们此时此刻在这个当下,下一秒,有无穷多种可能性,那什么样的“可能”会发生,只取决于这一秒我们自己内在的能量趋势是“向上”还是“向下”的。导向积极的,喜悦的,快乐的,包容的,我把它称为正向能量,为什么不说是正能量?因为正能量,容易有物理学的诟病,因为能量是个标量,没有正负,所以我们只说正向。
“习” 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鸟在日光下飞行,一说表示鸟在日光下练习飞行。习的基本义是练习、学习。又表示反复学习而熟悉。又表示因多次接触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即习惯。由多次练习又引申为经常。由于“鸟儿练习飞翔”也包含了“学习”的意思,因此“习”的本义就引申出对文化知识、技能等的“学习”的意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学习”含义。由于小鸟学飞的动作中,包含有反复多次的意思,因此又引申出“复习”等意思。“学而时习之”的“习”在三维空间层面理解就是“温习”“复习”的意思。
如果上升到更高一个层面理解“习”就是践行,也叫验证。验证什么?验证本自具足,不要把本自具足当成一个简单的概念,本自具足是要你在现实中践行的。你不践行本自具足,你不践行心想事成,很难真正相信本自具足。如果你相信本自具足,你让这个指令不断在你生命中产生作用的话,你的生命就是一个不断验证、不断强化的过程。本自具足是要让我们用生命去践行的。生命是一个持续验证本自具足的过程。
“学而时习之”就是把心的境界起心到道的层面,当下去悟道,然后再在当下现实中去践行,去印证。
“不亦悦乎?”“说”通“悦”,悦有心和兑合一而来,《易经》中兑卦是得到,获得之意,从心里得到就是内在高维下载,高维下载出来的只有用法喜来表达,体验过法喜的人就真的知道,三维世界没有一种喜悦和快乐能够跟法喜相比较。
我们遇到题目,往往只在表面上去解。本来是算术题,把它当语文题解,最后解不出来。所以,到行这块,第一就是觉察,觉察这件事情发生跟我的认知有什么关系?然后去发现那个认知,把那个认知给颠覆,颠覆认知就是消业。消业那个瞬间就是提升,提升的当下的喜悦,就是“说”,就是法喜,而法喜只存在于当下;内在成长的当下会产生一种与高维能量同频共振的状态,这叫法喜;因为你当前的精进带来内在无比的喜悦,这就是“法喜”;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在每个当下充满法喜,那才是真正有质量的生命状态,法喜是发自内在的,超越一切快乐;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个当下都在这个状态中,其实我们不需要到天堂,当下就是天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一般的理解,朋,就是朋友,这大家都知道。可事实上,这朋字本义却并不是朋友。同时,朋和友严格的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说文解字》中并没有这个“朋”字。记得某次听郭德纲的相声,在谈到相声的雅与俗时,举例说。朋是古代的货币,朋友来了就取下一串来,买肉打酒招待朋友。朋友就是打这儿来的,可见郭老师还是对这个古代文化蛮有研究的。
贝对贝是为同物同质,月对月,天无二月,说明有共同的属性,没有任何区别,我在这里理解成同频。
《道德经》中说:“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祸福无门,唯人自召”也是说外面一切所有的呈现都是自己内在的投射,自远方来,就是彼此内在投射出来。
这样就好理解了,有同频的人被你感召而来,是自己内在投射而来,为内在所召。进而同频共振,化成提升的机缘,也不是法喜充满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的“不知”指的是不知什么呢?其实指的是不知宇宙真相;不知生命的真正意义是纵向提升,提升意识自由度,也叫维度;不知超越二元对立的执着。所以,所有的不知就三个字说完了:“不知”“道”。这个不知道就是没有和“道”去关联和连接。
“君子”是什么意思呢?《道德经》里说:“言有宗,事有君”。“事有君”,这里的“君”指的是内在零维奇点,是太极的其小无内,这个零维奇点本自具足,具足一切圆满智慧。这个零维“奇点”又叫自性,本性;也叫归根;也叫本源。这个零维奇点和N维N趋于无穷大具有同等属性,是宇宙的两端,这两端包含所有宇宙信息及资源。从科学语境上来描述就是最高维境界,这个高维不在外面就在内在,是一切外面所有呈现的投影源。“事有君”指的是外面一切的万事万物都是“君”投射出来的。所以外面没有人,所有的呈现都是自己内在的投射,即“君”的投射。
《道德经》里出现的“君子”,就是“君”投射出来的三维空间呈现的“小我”。如:“静为躁君” “躁”就是“静”的投射;“躁则失君” “躁”离天投影源而成为投影。《易经》中“君子当自强不息”指的是君子当不停地纵向提升,颠覆当下所有的认知,去掉“小我”去与“君”合一。
“愠”的意思是“心”“昷”联合起来,表示“心里燥热”。本义:心燥。不冷静。引申义:怒,生气。
为什么不愠呢?因为是“君子”的状态,君子是什么状态呢?是向君纵向靠拢的状态,是与“君”合一的状态,就是无同无异的状态,也是万物一体的状态。外面一切所有的呈现都是自已认知的投影,外面一切都是自己,都是自己内在的投射,还有什么可“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