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之道(17)
践行至简心法 发布时间:2022-07-04 16:46:54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chì)若自其口出;寔(shí)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mào jí)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bǐ)不通;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dài)哉!”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命,我在这里有两个解读,一是指的是天命,天道。不于常,天命不会永恒的临在在某一个人身上。二是指生命,任何生命的存在都会有成住坏空。


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这句话与《道德经》里的“天道无亲,唯与善人”是一回事。天道是无私无欲,无分别,无认知,无意识的状态,这种状态是虚空的状态。虚空是没有形态的“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搏之而弗得”,“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无色,无味,无声、无形,无念,无执,无缘、无相,没有干涉,没有叠加,没有纠缠,无亲无疏,故天道无亲。


恒与善人,指的是天道属于达到至善境界的人,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叫做无善无恶心之本,至善心本体,至静至一处”;指的是本性,本自具足的零维奇点,是不生不灭的;它表达的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的是穷尽天理而心中无一私欲杂念的人;这个地方所有的相都会湮灭,“卷之则退藏于密”。它的另一面“放之则弥六合”;是要达到一个究竟圆满涅磐的境界,它是善的圆满,是一切苦的终结,叫做道善则得之。



不善则失之,不善,指的是没有提升到至善的境界。不在恒常的道上,总是变来变去就是无常了。所谓世间山河大地及一切有为之法,迁流无暂停,终将变异,皆悉无常。佛教从因缘法的角度,说明诸法是因缘生,由于因缘会变异而终将灭坏,因此说“无常”。《金刚经》对于“无常”的描述,大众皆已耳熟能详:“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所有变化的东西都有成、住、坏、空。能量波是不停运动的,是一个持续运动的震动的传递,在持续运动状态里面会产生干涉,干涉过程一定有一个开始叫能量共振相遇,从干涉到干涉强化,达到干涉共振最佳状态,干涉强化到干涉共振减弱,离开干涉共振状态后干涉共振消失。能量波,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过程叫“成、住、坏、空”,我们也可以理解成生命的生、老、病、死。这给了我们一个特别明显的规律提示,就是生命运行过程之中的所谓“成、住、坏、空”,在每一个细微的局部里面都有“成、住、坏、空”;在一个组织体系里面也有“成、住、坏、空”;一个整体生命体态,在三维空间,所有的存在都会有“成、住、坏、空”。所以,只有走进不干涉叠加,在无缘起的至善里才是永怛。只要起心动念,就是人为的造了一个因,起心动念无不是业,只要有缘起,就转入无常之中,所以,不善则失之。


我们的生命也是无常的,都有成、住、坏、空。常即是道,与道合一即是常。常即是永恒。不于常,就是得不到永恒,得到的只是一个暂时的、无常的、虚妄的东西。唯命不于常,从观心修行获得生命解脱的角度,就是说,如果仅仅围绕着我们在人世间的生存为核心去追逐各种欲望名利,其实是无法获得真常之道,因为生死无常。当我们还不能真实的超越生死,还不能与无生无灭的大道合一的时候,这时我们生命中所有的一切都在无常变化之中,不管你追求什么,在生死面前都是那么的没有意义。死亡会毫不留情地夺走所有的一切,包括我们的生命本身。只有与大道合一才能够真正的超越生死,才能获得究竟永恒的自由。


接着经文给我们讲了一个《礼记·檀弓》的典故,这个典故与《楚书》里面讲到的“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意思是相应的。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舅犯,是春秋时晋文公的舅舅。朱子批注当中说,“舅犯,晋文公舅狐偃”,狐偃是晋文公舅舅的名字,他字子犯,所以称为舅犯。


晋文公的舅舅说:“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亡人,逃亡在外的人。晋文公当时还是晋国的公子的时候,他的名字叫重耳,因为重耳的父亲晋献公宠信骊姬,头脑就昏,把太子杀死了,重耳逃亡国外,所以“出亡在外”这个亡是逃亡的意思。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是宝,仁亲以为宝,只是将仁爱亲民这种修行当作至宝。


“仁亲”在儒家指的就是大学之道,就是明明德和亲民,只有走明明德之道和亲民之道,才是乾坤的圆满。和谐所有存在的时候,才能破迷转悟,才能从无明的迷惑中走出来,才能够见到自性本心,才能够出离迷妄、出离轮回。如见不到自性本心,首先要参悟自性本心的智慧。儒释道三家虽然有各自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描述,但其实其核心都是心性学,都是自性本心之学。


不管是儒家的仁、道家的道,还是佛家的佛,最终所要让我们了悟的,都是对接空性,神性,不生不死恒常的自性本心。当我们从无明迷惑的状态,找到了回家的方向,在这个方向时时精进,自性自然临在每一个生命的当下。这个时候他就不再是亡人了,而是一个明白了生命真相的人,一个与道合一的人,也就是大人。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秦誓就是秦穆公时候的誓令之词。秦誓中说,如果有这样的一位大臣,忠诚老实,对国家忠心耿耿,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或优点,但是他心胸宽广,其心休休焉,休休是宽容的意思,其如有容焉。古人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就是这个有容,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才有大量,海纳百川。所谓大人就是他能全然进入和谐状态,就是把所有的东西全然包容在一个体系里,分别的相全部被化解和超越。喜怒哀乐、人情冷暖、生老病死、聚散离合,不行于色,不挂于心,不碍于行。达到和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的状态,即天人合一。


我们的人生导演、设计、表演都是自己,当我们达到无限包容的时候,就是明德。进入真正的尊重与认同,和谐共生,达到合而为一的圆融而海纳百川。当我们面对内在挑战,缺少能量共振的胸怀和包容心,很难在现实中扮演更大的角色。我们的包容心有多大,心才有多大,和心对应的舞台就有多大,心所在宇宙所在。我们有多大的包容心,决定了我们能走到多高的高度。不能包容,就是给自己画地为限。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技,代表本领、长处、优点。当看到才华出众的人,若己有之,就像他自己拥有这种才华一样,非常随喜,一种无同无异的内在和谐。


“人之彦圣,其心好之。”彦圣的彦,指有才能、有德行。圣,即圣贤。当见到德才兼备、品德高尚的圣贤之人,其心好之。好,就是喜好,愿意向这样的人靠拢,愿意接近这样的人,就是其心好之。这句话表达的就是见贤思齐。


“不啻若其自口出,实能容之”,不仅仅在口头上是这样说的,他在心里面也是这样想的,能够全然的包容所有的存在。境界越高,包容性和融合能力强。内在升起无条件的感恩、接纳、原谅、包容的时候,会把这个博大放大到周围世界的所有方面,这才是真正的接受自己并爱上自己。


“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因为秦誓是秦穆公的誓令,作为一国之君,如果能得到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大臣——前面说若有“一介臣”,一介臣子,能够得到这样的人来辅佐自己的话,就能够保我子孙黎民,就能够使秦国的百姓黎民以及君王的子孙后代得到保护,这个保护是来自于深厚德行的荫庇;尚亦有利哉,这是多么有大利益的事啊!


“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这是说另外一种人,如果一个人看到别人本领高强才华出众,就心生嫉妒和厌恶。媢,是嫉妒的意思,媢嫉以恶之,就是从心里感到深深的嫉妒、厌恶,不能容忍他人比自己强。


“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对于品德高尚的圣贤之士,想方设法地进行压制和排挤,与其对着干,制造各种障碍,使其没有机会展示才能,心里实在容不下这些比自己优秀的人。


“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如果这样的人做了大臣,不仅不能保护黎民百姓和子孙后代,而且会使国家社稷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


参考/原创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IqMfGKHmHLMsqTuc9nHWA

0 0

点评列表

章节内容 第十一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文章列表
读《大学》之道(18)
“放而流之”是对原有观念的放弃,不留纤毫痕迹。但不是扼而杀之,而是放而流之。将其放逐、流放,任其自生自灭,而不是刻意地要去除掉它。所有的妄念、不善之念,对于修行者而言,皆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生命中所留存下来的习气,这种习气,随着不同的因缘情境会自然地显发出来,当习气未尽,想阻挡妄念的生起是不可能的。面对不善之念时“观而不随”。观而不随,就是这里说的“放而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2-07-05
读《大学》之道(17)
恒与善人,指的是天道属于达到至善境界的人,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叫做无善无恶心之本,至善心本体,至静至一处”;指的是本性,本自具足的零维奇点,是不生不灭的;它表达的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的是穷尽天理而心中无一私欲杂念的人;这个地方所有的相都会湮灭,“卷之则退藏于密”。它的另一面“放之则弥六合”;是要达到一个究竟圆满涅磐的境界,它是善的圆满,是一切苦的终结,叫做道善则得之。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2-07-04
读《大学》之道(16)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2-07-02
读《大学》之道(14)
平,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指的是众生本质的平等,天地与我同根,在清净心,平等心的基础上无同无异,万物与我一体的同体大悲。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