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之道(14)
践行至简心法 发布时间:2022-06-28 17:55:52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zhǎng

zhǎng),而民兴弟(tì);上恤孤,而民不倍(bèi)。是以君子有絜矩(xié

jù)之道也。所恶(wù)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天下”,是汉文化圈对整体宇宙的专有概念。字义上的意思为“普天之下”,说的是三维空间的一切存在。所谓天下,其实指的是心量,心之所及,即是天下。《西山群仙会真记》中有言:“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平,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指的是众生本质的平等,天地与我同根,在清净心,平等心的基础上无同无异,万物与我一体的同体大悲。



我们眼里面确实看到有低有高的不同,有榆木疙瘩、有开着悟的人,是因为我们有榆木疙瘩的基因,所以我们才能看到榆木疙瘩。如果我们自己没有榆木疙瘩基因,也就看不到榆木疙瘩。我们自己内在充满智慧的时候,就会看到每个人身上的智慧;当我们智慧有障碍的时候,我们就会呈现不同智慧障碍,不同层次的人呈现在我们世界里面,其实那个人不是别人,是自己内在反映出来的。



平的另外一个意思是和平、和谐,使整个身心生命以及所处的一切情境都达到无为、自然而治的状态,就是天下太平的状态。遵守自然法则,不去干涉,不去参与,不去强加改变,即是无为。就是要去掉那些人为增加的相对属性,从而使天下万物保持自然平衡。使天下万物符合自然法则之道,可以称为“治”,这里的治叫做大治,指的是民风淳朴归道,天下太平。



如果治国者能够尊重天下的老人,视老少如一,老百姓就会上行下效,上面是怎么做,下面就会效仿。所以说“上老老而民兴孝”,治国者尊敬老人,民间百姓就自然地会兴起孝道。体现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这种慈悲之心,仁慈之心。



“上长长而民兴悌”,长,就是比自己年长的人。上长长而民兴悌,治国者能够尊重比自己年长的人,悌之道就会在百姓之间自然地兴起。孝悌之道的“悌”,代表弟弟对兄长的一种尊重。



“上恤孤而民不倍”,孤,是指孤儿,在古代主要是指没有父亲的孩子。当一个孩子失去了父亲,当一个家庭失去了男人,整个家庭就没有了顶梁柱,就叫做孤儿寡母。当治国者能够体恤天下的孤儿,在民间就都会形成一种怜悯同情,和帮助鳏寡孤独的道德风气。



爱天下像爱自己一样爱护天下众生,自己的生命与万物一体,就不会为了一己贪欲而处心积虑,无所不为,从而以大公无私的精神去治理天下。



所以,《道德经》中说:贵为身以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以为天下,汝可以寄天下。范应元说:“贵以身为天下者,不轻身以徇物也;爱以身为天下者,不危身以掇患也。先不轻身以徇物,则可以付天下于自然,而各安其安;能不危身以掇患,然后可以寓天下而无患矣。”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絜,指的是衡量。矩就是标准、法度、规则。絜矩,指的是衡量和拿捏好整体结构的平衡和谐。絜矩之道,指的是中正的衡量平衡和谐之道。守住内心的清明,不要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保持不偏不倚,也叫中庸之道。



所恶(wù)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上面对你的态度,对你采取的方法,你讨厌,不喜欢,“毋以使下”,就别用这一套去对待底下人。底下人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的结果,你不满意,你讨厌,“毋以事上”就不要用这种态度和结果去对待自己的上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能接受的,就不要用这种言语和行为对待他人,这是推己及人的方法。



“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前边人留给你的这些东西让你厌恶,就不要给后人留下相同的东西,让后人厌恶,“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左右也是同样的道理,传递的一定是让人满意的东西、一定是正能量。



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修身的展开,都是内圣的外显,叫做内圣外王之道。平天下是“内圣”的外显,扮演无限包容的角色,承担着每一个个体的承诺与担当,是与内圣的连接,一步一步在现实世界的展开,呈现的是内外的和谐。真正的内圣是无为的,无事的,呈现出的“外王”也是无欲、无事的,无为的。所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此之谓絜矩之道。



中国的历史,是讲究无为、无事取天下的,尧、舜、禹可以说是如此,禹以后商汤、文、武、周公、孔子,历代的圣王,差不多都是如此。说到孔子,虽然他没有取天下,不过他取了另一个天下,就是空的天下,所以被称为“素王”。“素王”是没有土地的皇帝,换言之,他是文化王国的帝王,在文化王国中,他号令数千年,甚至可以号令万代。这样取天下,是历史上取天下的标准,也就是以无事来取天下。



絜矩之道,在《道德经》里叫做“政善治”,对天下万物的施为,是以最低限度的干扰来完成的。将小我完全地消融掉,完全融入到无私利他的修行中去。把所有政都放在无为(至善)状态,才能天下大治。遵守自然法则,不去干涉,不去参与,不去强加改变,去掉那些人为增加的相对属性,不偏不倚,不执不取,从而进入和谐共生。不但是人类自己和谐,我们要与自然环境和谐,与周边的一切高度和谐。从而使天下万物保持自然平衡,使天下万物符合自然法则之道。



不离于本心,安住于本心,让本心自然无为地安住,不被任何念头所染,不被任何情境所染,不被任何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的情境所染。这就是絜矩之道

参考/原创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hk5eg9t1fIZTPVb4icIZQ

0 0

点评列表

章节内容 第十一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文章列表
读《大学》之道(18)
“放而流之”是对原有观念的放弃,不留纤毫痕迹。但不是扼而杀之,而是放而流之。将其放逐、流放,任其自生自灭,而不是刻意地要去除掉它。所有的妄念、不善之念,对于修行者而言,皆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生命中所留存下来的习气,这种习气,随着不同的因缘情境会自然地显发出来,当习气未尽,想阻挡妄念的生起是不可能的。面对不善之念时“观而不随”。观而不随,就是这里说的“放而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2-07-05
读《大学》之道(17)
恒与善人,指的是天道属于达到至善境界的人,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叫做无善无恶心之本,至善心本体,至静至一处”;指的是本性,本自具足的零维奇点,是不生不灭的;它表达的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的是穷尽天理而心中无一私欲杂念的人;这个地方所有的相都会湮灭,“卷之则退藏于密”。它的另一面“放之则弥六合”;是要达到一个究竟圆满涅磐的境界,它是善的圆满,是一切苦的终结,叫做道善则得之。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2-07-04
读《大学》之道(16)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2-07-02
读《大学》之道(14)
平,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指的是众生本质的平等,天地与我同根,在清净心,平等心的基础上无同无异,万物与我一体的同体大悲。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