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之道(16)
践行至简心法 发布时间:2022-07-02 14:20:56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诗经》说:殷朝没有丧失民心拥护的时候,君王德行是能够与天道的要求相匹配的。请用殷朝引以为鉴,引以为戒,能够始终牢记上天赋予的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克配上帝,里的上帝指的就是“天帝”,天是体,帝就是用,这两个字代表了天的本性和德性。帝是天生出来的,所以,帝王都自称为上天之子,秉承天道治理天下,故称天子。克配上帝,指的是与天道全息的同频,具足相匹配的能量关系。担当天命交给自己的使命,替天行道,有责任带领众生进入和谐共生。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道得众,表达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修身养德,承顺天道自然之理,还天道以善德正气,天地必以吉祥瑞气降之于人,得到民众的拥戴,你就能够得天下,这才是众生永得福惠,安享太平的长久之路。此之谓道得众。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道得众,指的是他能够与所有众生产生同频共振,同时又能把所有众生的意识,调制到同一个频率,使所有众生意识能量高度和谐,叫做万众一心,叫做亲民。


道得,就是合于明德的境界,打开了内在所有限制,把心放到无限的博大。不是我容纳万事万物,而是我的心里没有门槛,也有无穷的空间。道得,在现实中呈现出来就是道得众,聚清浊而不别,汇众流而不择,低势善下才能广纳涵容,展现出百川合归的博大,表达的是虚而能容的空性。失众,指的没有足够的频宽来影响足够频域的人,各说各话。因为意识的噪杂纷乱,呈现民心散乱的状态。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告诉我们,君子最先应该做的就是培德,培德就是提升意识能量的格局与境界,也就是提升意识能量的自由度。高维意识能量和三维的物质能量,高度和谐于生命的当下。当生命意识自由度不断拓展、不断扩大的时候,就越来越趋于圆满,越来越跟宇宙整体所有的存在合一,这个境界被称之为天人合一。



只有不断地培德才能德高望重,厚德载物。才能够通过足够的频宽和足够频率的高度,来驾驭和影响不同的频宽的人,所以,“有德此有人”,明明德的修行融入到亲民的修行中去,这样的人才会得到百姓的拥护,有百姓的拥护,他才能获得应有的地位,叫“有土此有财”,拥有了一定的地位,才会拥有一定的资源。土,在古代主要指土地,同时也意味着其身份和地位。财,不仅指财富,也指代各种资源。拥有丰富的资源才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叫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为本,财为末,没有德的修行,没有亲民的修行,那么就不会有人拥护,没有人拥护就形不成权势和地位,没有权势和地位,就无法拥有足够的资源,没有足够的资源,那么能做的事情就非常少,能发挥的作用也比较小。只有能够调配丰富的资源才能做成大事,成就大事业。


儒家修行是非常注重入世的,儒家思想也是历朝历代为官方所认可的正统思想。儒家倡导“学而优则仕”,所有入世的修行都要通过做官去做事,服务社会。因此“君子先慎乎德”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了“德为先”,而是通过各种权谋博得众人的拥护以及各种权势、财富、地位等,就变成了个人私欲。这并不是儒家圣贤们所倡导的,外在的一切只是实现儒家圣贤之道的资源和工具。正是因为如此,对于儒家的修行,德为先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缺少了德,那么就完全变成了一种世俗利益的追求,与修行没有关系。所以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外本内末就是将根本的东西当成了外在的,而把内在的根本却当作了不重要的细枝末节。真正重要的是德,是自性明德。如果将自性明德的修行变成了一种装饰品,变成了外在的细枝末节的东西,却把外在世俗利益的追求作为根本的话,那么就变成了与民争利。争民施夺,就是跟老百姓争权夺利,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大学之道的修行,违背了儒家之道的精神。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在《道德经》里的表达就叫“失其所”。迷失了生命的真正意义,热衷于三维能量叠加,所谓的繁荣、创造而乐此不疲,享受于在三维空间打造的生活丰盛。无论儒释道及各家修身法门,都是告诉我们要放下对外物的追逐,放下对欲望的追逐,将心收回自己的内在,去觉悟自己生命的真相,去修炼、升华自己的身心。这就是财散则民聚。我们三维空间的人,大多迷失在欲望和对三维空间的执着上,执着于三维的繁荣创造上,迷失在外相上的各种挂碍上;大多迷失在图像,迷失在功能,迷失在觉受上;大部分生命迷失在外向的能量结构状态里,以三维空间的繁荣来填补自己内在的匮乏感。这种外向的能量结构是我们的障碍,使我们无法跟内在进行关联。


三维空间复杂显化表面上的繁荣,物质的丰盛,让我们获得了三维的复杂体验。我们的认知是建构在人类集体的欲望和对三维空间的执着上,我们带着一颗贪婪的心,以欲望为驱动力,以繁荣经济,获得安逸享受作为终极目标,这就是乐与饵;为三维能量叠加所谓的繁荣、创造而乐此不疲,执迷地成为物质世界的奴隶,被这个物质世界我们所创造的繁荣套牢了,叫过客止。今天人类太执着于有形有像的科学技术创造的繁荣了,拼命创造在三维空间的成功,而且把人脑子全洗到这个逻辑体系里来了,用另外一个逻辑体系强悍地去让别人去理解。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悖,就是指背离了自性本心,背离了大道。当身口意的言行背离了自性本心的时候,那么就无法契入自性本心,就无法显明自性本心,就不可能与自性本心的智慧相应。


“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如果背离了自性本心,背离了大道,去追求各种外在的物欲的东西,即使你能够得到一些所谓的成功,即使暂时得到了一些欲望的满足,但你终究会失去这所有的一切,这些东西注定是无常的,所以说它终究会因缘而来,因缘而去。你在这些无常的东西中去追求,最终必定是一无所得。而更为可惜的是,你的心灵本来是自由的、自在的、快乐的,但因为沉溺于物欲,被物欲所迷,本自自由的心就掉进了欲望的牢笼,我们的心灵就被欲望、迷惑、执著的枷锁牢牢的桎梏着,从此不得自由。不仅如此,当我们的生命发生关键性转变的时候——当我们这一生的生命结束,另一个新的生命阶段开始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心仍然被各种习气欲望牢牢地束缚,而看不透这一切皆为虚幻的话,那么在生死的关头我们的心就没有超越的力量,就没有出离的力量,就没有解脱的力量。没有这些力量的结果就是我们的生命再一次地成了欲望的奴隶,成了习气的囚徒,然后被这些欲望习气捆绑着被迫进行生命的轮回,在生生死死中流浪沉浮,得不到自由和解脱。这才是追求物欲不知觉醒的最大恶果。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外面一切所有的呈现,其本身并没有所谓的善和恶,它们不具有囚禁心灵的能力。所有的束缚,所有的限制,这些牢笼都是我们的欲望打造的。由于我们的心沉溺于物欲而导致的,是由于我们的执着妄想,不知道出离而产生的。所以这不是外部世界的问题,是我们意识驻足的问题,是我们的认知出了问题。因为不明白物欲的虚幻而去追求物欲,最终迷失在了这种由虚幻的物欲所编织成的牢笼里。不是别人困住了我们,是我们自己困住了自己。

修行之道就是看透所有这一切物欲的虚幻,发现我们心灵的高贵,发现我们心灵中的光明,发现我们生命本性中本自具足的智慧!这种光明和智慧是超越一切的,它具足一切可能性,具足一切光明德性,具足自由飞翔的羽翼!它本自超越一切痛苦和烦恼,本自离于一切虚妄的幻相,它本自自由,本自解脱,本自超越生死,本自安乐永恒!


参考/原创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1m0UREZjNFygGKuF1_Weeg

0 0

点评列表

章节内容 第十一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文章列表
读《大学》之道(18)
“放而流之”是对原有观念的放弃,不留纤毫痕迹。但不是扼而杀之,而是放而流之。将其放逐、流放,任其自生自灭,而不是刻意地要去除掉它。所有的妄念、不善之念,对于修行者而言,皆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生命中所留存下来的习气,这种习气,随着不同的因缘情境会自然地显发出来,当习气未尽,想阻挡妄念的生起是不可能的。面对不善之念时“观而不随”。观而不随,就是这里说的“放而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2-07-05
读《大学》之道(17)
恒与善人,指的是天道属于达到至善境界的人,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叫做无善无恶心之本,至善心本体,至静至一处”;指的是本性,本自具足的零维奇点,是不生不灭的;它表达的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的是穷尽天理而心中无一私欲杂念的人;这个地方所有的相都会湮灭,“卷之则退藏于密”。它的另一面“放之则弥六合”;是要达到一个究竟圆满涅磐的境界,它是善的圆满,是一切苦的终结,叫做道善则得之。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2-07-04
读《大学》之道(16)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2-07-02
读《大学》之道(14)
平,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指的是众生本质的平等,天地与我同根,在清净心,平等心的基础上无同无异,万物与我一体的同体大悲。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