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领悟《老子养生秘字决》第三个字符组合,由“丙”和“火”组成的这个完备的整体。
“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内经》又是医家之宗。所以,《易经》《内经》是参悟《老子养生秘字决》的必然依据。学过《易经》跟《内经》的会明白,丙火为手太阳小肠经太阳之火,为阳;手少阴心者丁火也,为阴。丙火在上,阳化气不显化,手少阴丁火在下,阴成形,故显化为火(心有火,藏不住)。心跟小肠相表里,“丙”和“火”的组合即一阴一阳之谓道。
小肠丙火在上,就决定了为阳的特性就是无私运化,就是每时每刻都得干活。小肠是把脾胃输送的有形精华转化为无形精气的地方,把最好的营养无私供给心脏。而少阴心的本性就是收后即散,它必须先自私保障心精足才能无私。
五脏为体,六腑为用,分而为相。五脏之体,全在于六腑之用,六腑可长空,而五脏不可空。所以,本来没有什么自私贪婪,是不同的脏腑能量关系决定了我们什么样的性格。
人一定要应时应运应位的自私,五脏的自私才能保障六腑的不自私,五脏的自私是六腑无私的动力所在,五脏精足,才能保障六腑的运化。心精若不自私,则心精不足,小肠吸收能力失养,周身皆败。
而六腑则不能自私,自私则满,则滞,人就会生病。肠满人痛苦,污秽不去,下窍不通上窍必闭,久之头痛脸晦。
由“丙”和“火”组成的这个完备的整体告诉我们,自私和无私都是我们本性的一部分,都是我们要终其一生去完善的能量。不自私,五脏就没有源源不断的后续力量。所以,人就要永无休止地蓄积能量,让自己整体能量趋于精满气足神全;不无私,六腑就不能得化有为无之妙境,就会生病。所以,人就要学会付出,付出是生命的第一需要。故,老子曰:“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贪嗔痴慢疑本无实性,过犹不及皆是偏性,故曰“五毒”。菩提达摩曰:“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自私无私本来是一,只在是否应时应运应位地合一于中道。
无贪嗔痴慢疑,人就无法质疑生活,也无法反省。如若不贪经典合一于无为,我们也无法获取真知;若不对邪恶嗔怒,远离分别,显金刚相,也无法为善去恶存良知;若无一点痴念,留下有情的种子,也修不得此身;若无内心的孤傲,就会人云亦云,鹦鹉学舌,随波逐流;若无质疑之力,不疑不悟,自然也无法探索真理。
但过贪,就是过分执着,就会污染,伤害本性。过嗔,会怒火中烧,暴跳如雷,常常怀恨在心。使内心失去平静,又坐立不安。过痴,就会入戏太深,把自己牢牢地捆绑在一个狭隘的空间,走不出心灵的困境,过痴就会变傻。过度轻慢他人,这也看不上,那也看不上,百般挑剔,必会伤到肺。骨子里极为孤傲,认真、较劲、好面子、凡事追求完美。多疑了,成天到晚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这也不成,那也不成,最后伤了自己的身体,也伤了别人。
由“丙”和“火”组成的这个完备的整体,对应了《道德经》里的养生妙诀:“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甘其食,乐其服”、“为腹不为目”。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把心无限地博大,此之为“上丙下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