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高太师问于岐伯曰:天师言颠倒之术,即探阴阳之原,其旨奈何?
岐伯不答。再问,曰:唯唯。
三问,岐伯叹曰:吾不敢隐矣。夫阴阳之原者,即生克之道也。颠倒之术者,即顺逆之理也。知颠倒之术,即知阴阳之矣。(阴阳的本源就是相生相克之道。颠倒之术就是顺行和逆行的运行轨迹。知道颠倒之术,就知道阴阳了。)
伯高曰:阴阳不同也,天之阴阳,地之阴阳,人身之阴阳,男女之阴阳,何以探之哉?
岐伯曰:知其原亦何异哉?(知其本源有何差异呢?)
伯高曰:请显言其原。
岐伯曰:五行顺生不生,逆死不死。生而不生者,金生水而克水,水生木而克木,木生火而克火,火生土而克土,土生金而克金,此害生于恩也。死而不死者,金克木而生木,木克土而生土,土克水而生水,水克火而生火,火克金而生金,此仁生于义也。夫五行之顺,相生而生相克;五行之逆,不克而不生。逆之至者顺之至也。(五行顺行相生而不生,逆死而不死。生而不生指的是:金生水而克水,水生木而克木,木生火而克火,火生土而克土,土生金而克金,这是“害生于恩”。死而不死指的是:金克木而生木,木克土而生土,土克水而生水,水克火而生火,火克金而生金,这是“仁生于义”。五行顺行,相生中存在着相克;五行逆行,不克害也不发生。逆行的极至,也就是顺行了。)
伯高曰:美哉言乎!然何以顺而逆之也?
岐伯曰:五行之顺,得土而化;五行之逆,得土而神。土以合之,土以成之也。(五行的顺行,得到中央戊己土就会有自然运化;五行的逆行,得中央戊己土即通神明。中央戊己土上通下延使它和合,源于中央戊己土的匹配而成。)
伯高曰:余知之矣,阴中有阳,杀之内以求生乎?阳中有阴,生之内以出死乎?余与帝同游于无极之野也。(我知道了!阴中有阳,从杀伐之中可以求得生机吧?阳中有阴,在生机之中产生出死因吧?我与圣帝一起畅游在无极的原野。)
岐伯曰:逆而顺之,必先顺而逆之。绝欲而不为邪所侵也,守神而不为境所移也,炼气而勿为物所诱也,保精而勿为妖所耗也。服药饵以生其津,慎吐纳以添其液,慎劳逸以安其髓,节饮食以益其气,其庶几乎!(逆中而顺行,必先将顺行转为逆行。断绝欲望不被邪气所侵害,持守元神不被外境所转移,锻炼元气不被外物所诱惑,保养元精不被邪气所耗散,服食药饵以便产生真津,谨慎吐纳以便增添玉液,谨调劳动和安逸以便静养脑髓,节制饮食以便补益元气,如此而已!)
伯高曰:天师之教我以原者全矣!(天师教导我的原理很全面了!)
岐伯曰:未也,心死则身生。死心之道,即逆之之功也,心过死则身亦不生;生心之道,又顺之之功也。顺而不顺,始成逆而不逆乎!(还没有。心死则身生,死心之道就是逆行的功夫。心过死,那么身也没有了生机,生心的途径又是顺行的功夫。顺行而又不顺行,才能成为逆行而不逆行啊!)
伯高曰:“志之矣,敢忘秘诲哉!”(我记住了!怎么敢忘记秘密教诲呢?)
陈士铎曰:伯高之问,亦有为之问也。顺中求逆,逆处求顺,亦生死之门也。今奈何求生于顺乎?于顺处求生,不若于逆处求生之为得也。此一“逆”字,知者自知,迷者自迷。诸君自扪其心,知否?(伯高的提问,也是故意问的。顺中求逆,逆处求顺,就是生死之门。如今为什么从顺中求生呢?在顺处求生,不如在逆处求生得到的更多啊!这一个“逆”字,知道的人自然知道,迷惑的人自然迷惑。各位君子扪心自问,你们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