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之道(年终巨献)
真如 发布时间:2023-02-18 08:38:26

觉察之道(年终巨献)

【提醒】全文约 1.3 万字,阅读需要 35 分钟。可以先转发收藏,找个安静的时间慢慢看。文章最后,有获得电子书 PDF 的方法,可以打印出来阅读。


摘要

这是一篇全面且深入介绍“觉察”的文章。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修经验,详细讲述了觉察的意义,训练觉察力的方法,出现的状况以及常见的错误,并探索如何在生活中应用觉察,对治生活中常见的情绪。文中提到的方法,上手容易,实用性强,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适合对在生活中修行感兴趣的朋友阅读和学习。

【关键词】修行、觉察、对治情绪、座上修、必经之路


一、缘起

2022年,必经之路举办了四期宣讲员共创课程,我担任主讲老师,主要指导大家如何在生活中修行。每期内容都不大一样,但主题都相同:如何在生活中修行。而且每一期都有一项共同的内容:觉察。我自媒体写作也有十年,有上百篇原创文章和修行有关,这些文章中,也都会提到一个基础的方法:觉察。

因为,觉察是生活中修行的基础。

为了引导更多人在生活中修行,也是因为觉察的重要性,必经之路单独开发了一门课程:《觉察之道》,供符合条件的必经之路志愿者学习。之前我每次讲解觉察,侧重点都不一样,这次希望更系统更全面地介绍“觉察”。

本文介绍的方法,非常实用。如果我说本文中介绍的方法,能解决生活中七成以上的烦恼,可能有人会觉得:“生活中那么多复杂的事情,那么多不一样的烦恼,这个方法能解决七成以上,太夸张了吧?!”其实,在我心中更夸张。我认为一旦掌握好觉察的方法,生活中 90% 的烦恼都会迎刃而解,真实不虚。这一年,有近百名宣讲员学习过实践过,绝大部分同学都能体会到这个方法的强大。当然,并非他们看了这篇文章,理解了这个方法,就一定能减少七成以上的烦恼。修行并非学知识,而是需要持续地练习。修行之路,永无尽头。

本文要介绍的方法,非我原创。觉察是佛法中的一个禅修法门,我结合自己的实修经验,形成的一套操作性强,可以在生活中实践的方法。经过我自己和很多同学的实践验证,这个方法,对于目前社会上忙碌的人们来说,非常实用。特别是对那些平时被情绪所困扰的人来说,尤其有效。当然,如果你有自己的修行老师,若他指导的方法和本文中介绍的方法相冲突,你需要听你老师的。虽然“觉察”来源于佛法,但和宗教完全无关。就像打坐禅修,也不只是佛教才有。无论你是否信仰佛教,又或者信仰其他宗教,本文介绍的方法,都可以练习。人们面临的烦恼和痛苦,并不会区分宗教,解决烦恼和痛苦的方法,也不分宗教。

本文介绍的方法,非常简单。方法很强大,但并不复杂,反而很简单。大道至简,真正强大的东西,都不会很复杂。不过,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正是因为太简单,可能会导致我们很不适应。我们习惯了复杂的生活,习惯把问题搞复杂。例如,有人插队在我们前面,我们会生气,会呵斥、责怪他为什么没有道德,然后跟他争吵一番,之后还会愤愤不已,感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这就是复杂。而我们真正要做的,要么是提醒他不要插队,要么就是接受他的插队。就这么简单。修行,让人越来越简单。觉察,是让人变得简单的方法。

并非你看了这篇文章,就能真正完全掌握觉察这个方法。觉察很简单,你可以容易了解,容易入门,但持续深入,到真正的掌握应用自如,却不容易。这需要持续地练习,需要有老师的指导,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对觉察感兴趣,对在生活中修行感兴趣,且对参与公益感兴趣,可以报名必经之路志愿者,并申请学习这门课程。课程中,有配套的十几个小时的视频,还有相应的指导老师,都是免费的。

“不参与必经之路,只学这门课程可以不?”

可以啊。你可以反复看这篇文章,慢慢学就好了。如果你悟性还可以,至少可以掌握轻松应对情绪的方法。


二、在生活中修行

很多人怀念以前,总觉以前的日子,烦恼比较少。或许是吧,大约三四十年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们的烦恼普遍比较少,在那个年代,人们大部分的烦恼是如何让自己吃饱,穿暖,让孩子有钱上学。我记得我上小学时,一学期五块钱,每次都要拖上一个月才能凑齐。

现在不一样了,绝大多数人不会因为温饱问题而操心,再穷的人,哪怕生活在穷乡僻壤,只要愿意,也能找到一份工作维持生计。这确实是和平发展和政策的利好。富裕了,有钱了,烦恼就解决了吗?现实生活并不是如此啊。穷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没钱。有了钱以后,无数个烦恼就出现了。

现在的社会,人们的精神状况,似乎越来越糟糕。

我们看看自己的周围,有哪个家庭是真的幸福呢?我们觉得隔壁老王家挺好,但去他家一看,也有很多烦恼。再看看自己,辅导孩子时鸡飞狗跳情绪失控;和爱人相处,几乎天天因为某些小事吵架;在工作中,总有些刁民想谋害朕;和父母一起住,发现各种矛盾无法调和......

我认识某个小学班主任,她带过很多班,班上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小孩:自闭的,躁狂的,抑郁的。我还认识某个名牌大学的老师,他说学校十多年前心理辅导老师只有两三个,现在学校有二十来个心理辅导方面的老师,还忙不过来。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这种现象已经很普遍。学校还算比较单纯的地方吧,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学校尚且如此,何况学校之外呢?

有人说:我家孩子的性格缺陷,是天生的,没办法啊。

不排除有些孩子有天生的疾病,但大多数问题孩子,是被大人“影响”成这样的。来,给大家看一个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例子。

外公带二宝回来,二宝输密码,大宝在看电视,我在忙其他的。

大宝帮二宝开门,门推开了,二宝哇哇大哭。我闻声出来,看到二宝的嘴唇很肿,流着血。

一种强烈的心疼,之后我火冒三丈,对着大宝的屁股踢了两脚。一边大声对大宝说:你推门小心点啊,不知道妹妹在外面吗?!

我看到旁边的外公咬着嘴唇,恨不能上来阻止我,但外公什么话都没说,只是表情难看。

我愤怒的时候一定很可怕,大宝吓得哭,二宝也哇哇大哭。

我的情绪过去了一些后,仍然比较严厉地问大宝:“知不知道自己错在哪了?”

大宝怯怯地回答说:“我下次,下次不给妹妹开门了。”

我又来了点情绪,我看到了,但停不下来。大声对大宝说:“妹妹打不开门,你也不给她开吗?”

大宝:“我要帮她开门,然后轻轻推开。”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某个必经之路宣讲员同学提交的她生活中没能及时觉察的例子。

我给她回复说:

人在被情绪控制时,会变得愚不可及。

大宝开门撞伤了二宝,此时最需要安慰的,其实是你家大宝!她一定无比害怕和恐惧,她还小,不知道怎么会这样。她一片好心帮开门,但又伤到了妹妹,而且伤得那么重。我知道,她当时一定是无比恐惧!她伤害了妹妹,而且妈妈一定会责骂!这种恐惧是心理上的。二宝只是受了点小伤,那是身体的,只是处理起来会麻烦一点。但你的处理方式,我看了以后,心疼了很久。为你家大宝,也为你!都很可怜。

如果长期以往,你大宝心理出现问题,或者大宝和你关系不好,你一定也会很焦虑,还不知道是为什么!须不知,根本原因在你自己!

是的,如果家庭环境长期是这样,那个小孩以后的性格可能会受很大影响。

类似的例子很多,只要留心,生活中到处都是这种因为情绪而伤害身边亲近人的例子。

有人说:“没办法,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

不是控制不了脾气,而是被脾气控制了。

不是控制不了情绪,而是被情绪控制了。

换句话说:没有成为情绪的主人,而成了情绪的奴隶。

修行,就是降伏自心。降伏了这颗“心”,就成了情绪的主人。成为了情绪的主人,自然就不会被其困扰。不只是自己不会被困扰,自己的家人也不会因此被困扰。

修行,可以增长智慧,可以降伏自心,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烦恼。

一谈到修行,很多人以为必须远离世间,到某个杳无人烟的深山中去打坐念经。当然,如果你有这样的机会,有个好老师,他让你这样做,那非常好。但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这个条件(福报),我们有家人需要照顾,也放不下亲人朋友,更舍不得生活中的某些物质享受。这也是人之常情。有没有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也能修行从而降伏其心的方法?

有,就是本文重点讲述的方法:“觉察”,一个简单、实用,能解决生活中七成以上烦恼,在生活中修行的方法。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生活很美满,无论是生活、工作、家庭、情感,从来没什么烦恼,也没什么痛苦,对在生活中修行这件事,没啥兴趣。那挺好的,祝福你!本文接下来的内容,你完全不用看的!你可以刷刷视频,散散步遛遛狗。

反之,如果你发现自己生活中有很多烦恼,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婆媳矛盾,又或者是工作的苦恼和感情的问题,你常常会被这些烦恼困扰,那么你需要认真学习觉察这个方法。

来,让我们开始吧!


三、为什么需要觉察

在谈觉察之前,还是想谈谈一些修行相关的概念。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每天打坐多长时间,每天诵读了多少经典,每天念了多少次咒语,每天这些才算是修行。这些应该也算吧。之所以说“应该”,是因为如果发心不对,这些内容也不一定是修行。

本文中提到的修行,是降伏自心。在生活中的修行,也是如此。降伏自心,就是不被“心”控制。在生活中,能不被情绪控制,能不那么容易生气,能轻松应对那些忽然发生的日常矛盾。这里不涉及宗教信仰,不用每天磕头烧香,也不需要特定的仪式仪轨。

如何才能降伏其心?

我们平时之所以会被情绪控制,之所以有这么多烦恼,其本质原因,是缺少智慧。智慧增长了,才能降伏其心。智慧增长了,才能不被情绪控制。当然,智慧增长了,除了不会被情绪控制,当然还有别的作用,就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智慧增长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清楚智慧是什么。很多人觉得高学历的人,读过很多书的人,就会很有智慧。其实不然,我有个同班同学,博士毕业之后在某大学当老师,没几年跳楼自杀了。我也有些高学历朋友,知识确实很多,但平时的生活一地鸡毛,自己也是烦恼不断。除此之外,想必大家也见过不少高学历犯罪的新闻。

知识和智慧,区别很大。知识是一个人失恋了,知道最好的方式是忘记对方,但就是死活忘不掉;而智慧是看清楚爱情的本质,能坦然面对,聚时珍惜,别时祝福。嗯,就是个例子而已。一个人读很多书,能了解很多知识,但不一定能增长智慧。一个人经历过很多挫折,不一定会增长知识,但很可能会增长智慧。

从简单到复杂,是知识的积累;而从复杂到简单,则是智慧的增长。

所以,并非看书或者听某个大师讲了很多道理,智慧就能增长。

要说得严谨一点,一个人的智慧,根本就无法增长。因为每个人本就是圆满的,智慧具足的。你的智慧本就圆满,为何还需要增长呢?这个观点,不是我说的,而是佛经中有记载。

《六祖坛经》中记载,六祖惠能在证悟时大发感慨: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何其自性本不生灭!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无动摇!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大概意思是,每个人的自性,都是智慧具足的。

不止如此,据说佛陀在证悟时,也大发感慨: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这一句不仅说明了每个人都具有和“佛陀”一样的智慧,还解释了为何每个人表现得没有智慧的原因:因为妄想执着太多。

智慧,就像太阳。太阳一直都在,无论是阴雨天还是大晴天,人们之所以看不见太阳,是因为乌云太多。一个人的妄想执着越多,能出现的智慧之光就越少!这也是为什么,生活中欲望越少了的人,能放下的事情就越多,也活得越自在。

那增长智慧的方法就出现了:减少妄想执着。

道理很简单的。我们之所以会有情绪,一定是有执着于某件事。当情绪升起的时候,也就是执着最明显的时候,此时智慧会消失,让人做出很多平时都不会做的愚蠢的事。人愤怒时,会恶语相向,打砸家具,甚至伤人杀人,等平静下来,又十分懊悔!这正好说明,情绪出现时,智慧就消失了,情绪消失后,又恢复了些许智慧。

接下来的问题就成了:如何才能减少妄想执着?

真是个好问题啊!这是一个古往今来几千年,无数人在探寻的问题。这个问题有答案,但就算知道了答案,如果不实践,不会有任何作用。

减少妄想执着的途径有两个。一方面,一个人经历诸多的困境和挫折,有可能放下很多妄想执着。一个人每天想着赚钱,拼命工作,但某一天忽然身体垮了,非常严重,那他出院后,有可能会放下对金钱的执着。有句俗语“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是讲一个人经历了生死大难后,可能会放下很多执着,智慧自然就增长了,相应的福气增长也就顺理成章了。注意,我说的是“有可能”,并非一定。那种执着太深悟性不够的人,经历再多,也可能还是一如既往地执着。只是,并非每个人都有机会经历那些困境和挫折,而且,在困境和挫折中,很多人一不小心,可能会彻底被击垮。有人感情失恋后就抑郁了,有人创业失败后就自杀了,此时再谈智慧增长,已无任何意义。

幸运的是,还有一种更为平和的方法,可以帮助减少妄想执着。那就是修行!妄想执着,来源于那颗“心”。而修行就是降伏自心。当“心”被降伏了,妄想执着,也就能被我们减少。相对于前一种方式,修行的方式并非“有可能”,而是确定可以放下妄想执着。

一个循环出现了:想要降伏自心,需要有智慧;想要有智慧,需要放下妄想执着;想要放下妄想执着,需要降伏自心。

逻辑很严密,这是个循环,但并非死循环。讲这么多,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修行可以帮助一个人增长智慧,控制自己的情绪。

而本文要介绍的“觉察”,就是修行中最简单且最强大的方法,也是最适合在生活中的放下妄想执着的方法。

循环就变成了:

想要不被情绪控制,需要降伏自心;想要降伏自心,需要有智慧;想要有智慧,需要放下妄想执着;想要放下妄想执着,需要用“觉察”。

所以,想要减少生活中的烦恼,你需要学习觉察。不只是我这么认为,宗萨老师也是如此认为的。

为什么用“觉察”,就能放下妄想执着?那你需要了解什么是“觉察”。


四、什么是觉察

觉察,是十分简单的方法,简单到绝大多数人,都会错过。就算已经理解和掌握这个方法的人,若不足够警觉,也会错过。


什么是觉察?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觉察,是知道此刻的正在发生。

知道,就是知道;此刻,是指当下这一刻。不是过去,不是未来,就是当下;正在发生,包括当下自己所有语言、想法、行为,还包括看场景、听到的声音、接受到的各种感觉等。


知道自己在写文章。这是觉察。知道自己在生气,这是觉察。知道自己在走路,这是觉察。知道脚在痛,这是觉察。知道某个想法产生,这是觉察。听到有小孩在哭泣,知道,这就是觉察。看见远处的高山,知道,这就是觉察。......

觉察就是这么简单。


觉察有个原则:只是知道,不跟随。不跟随正在发生的事,不被正在发生的事带走。

知道自己在写文章,这篇文章创意很好,阅读量应该能到十万加呢,好久没有写过这种热门文章了....... 这就不是觉察。从这篇文章创意很好开始,已经被当前发生的事情带走了。


知道自己在生气,我说过不跟小孩子生气的啊,怎么又生气了?不过他太不听话了,每次都这样...... 这就不是觉察,从懊悔开始,已经被当前的事情带走了。

知道自己在走路,听说走路也能修行呢,上次七哥就讲过如何把觉知放到走路上,知道自己在走路,就是练习觉察呢......  这就不是觉察,从想起走路也能修行开始,已经被当前的事情带走了。


觉察虽然很简单,但正是因为太简单,特别容易错过。

我们平时的做事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是习惯跟随当前发生的事情,出现另外一个念头,然后又跟随那个念头,产生新的动作,然后跟随那个动作,出现一个新的念头,然后又跟随这个新的念头...... 这就是我们正常的反应模式。在这种反应模式下,我们就失去了自主的能力,只能一直跟随。如果出现情绪,我们就跟随情绪,一直跟随情绪,被情绪控制。


而觉察,是知道此刻的正在发生,看见自己出现的新的想法、新的念头,看见之后,就有了自由4:可以继续,也可以不继续。看见了反应模式,可以跟随,也可以不跟随。看见了自己想要大声呵斥的念头,就可以选择停止,此时就不会跟随情绪,也自然不会被情绪控制。

这就是觉察的基本原理。


情绪也好,念头也好,如果要继续出现,都需要能量。你跟随某个念头,或者你拒绝某个念头,都是给它能量。刚开始对孩子生气,想起他以前总是不听话玩游戏,这就是给“生气”这个情绪能量,于是你越来越生气;你刚开始对孩子生气,想起自己曾发誓自己以后绝不对孩子发火,但这次又犯了,自己怎么这么没用啊,而且孩子真是屡教不改,再这么下去以后就真完了。这也是给情绪能量,不只是有愤怒还有懊悔。


觉察,只是知道,不做评判,不跟随,不拒绝,不看对错,只是知道。看见自己要生气,知道就好,没有接下来的任何发生,无论是继续的想法,还是懊悔的想法,都不要。如果出现,继续知道就好。不判断应该还是不应该,不判断这个方式是好还是不好,只是知道,不拒不迎。

觉察,是指知道此刻的正在发生。只是知道,知道就好。




这个方法很简单,看上去还有点傻,但真的很实用。为何觉察能减少妄想执着,增长智慧呢?

当我们只是觉察,不给“妄念”能量,妄念自然会慢慢消失。

就像一杯浑浊的水,无论我们用多大的力气摇动和搅拌,水只会越来越浑浊。若我们只是把这杯水放在桌子上,不摇动,不搅拌,只是看着这杯水,水会自己变得清澈起来。同样的道理,出现了各种情绪,各种念头,我们不跟随,不拒绝,只是看着那些想法和念头,它们自然会消失。

这就是觉察的强大,也是简单的强大。


觉察很简单,也很强大,而且我们随时都可以觉察。只要有人提醒我们,开始觉察,我们马上就可以觉察:知道自己在回答问题,知道自己在说话,知道自己在计划明天的会议。虽然如此,但现实情况是,就算我们懂了什么是觉察,也无法经常提起觉察,无法及时提起觉察,更无法时刻保持觉察。过去的几十年,我们一直都是跟随想法跟随念头跟随场景变化而变化,一直习惯如此。不只是过去几十年,甚至过去无数辈子都是如此。这就是习气。习气如此顽固不化,想要及时提起觉察,确实不太容易。这也是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就算我们提醒自己不要生气,还是忍不住会生气。

当然,想要及时提起觉察,也不是没办法,因为觉察是可以训练的。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如何练习觉察,提升觉察力。


五、练习觉察

5.1 基本要求

练习觉察有座上修和座下修。本节主要介绍如何座上修:通过静坐的方式练习觉察。


环境

尽量找一个安静的,没有声音,不被打扰的环境。不要播放音乐,可以是完全黑暗的,如果不能,也尽量不要有太强烈的光线。周围不用点香,也尽量不要有刺鼻的气味。打坐前,不要吃太辣太甜或太刺激性的食物,尽量穿宽松一些的衣服。我之前的描述中,都是用的“尽量”,这意味着并非一定需要如此。但一开始,按照要求去做就好。


姿势

推荐的打坐的姿势:微闭双眼,脊背挺直,舌尖轻顶上颚,下颌微收,双手结禅定印,双脚交叉。这只是推荐姿势,而非必要。必要的姿势只有一点:脊背挺直。双腿不一定要单盘或者双盘,甚至不用交叉,双手也可以自然放在膝盖上。如果交叉盘腿而坐,容易产生脚麻,也完全可以自然坐在椅子上,保持脊背挺直就好。其实,姿势没那么重要。讲述这么多,是为了让你不会时间久了因姿势而困扰。

方法

准备好之后,可以开始正式的练习了:尽量看见自己的每一个念头。看见每一个念头,告诉自己“知道”。听见的声音,身体的感觉,出现的想法,都是念头,知道就好。

例如,想起女儿,知道。正在打坐,知道。听到有人咳嗽,知道。脚有点痒,知道。没发现念头,知道。儿子还没起床,一会儿要迟到了,他总是这样,习惯不好,知道。

上面的几个例子,很典型,代表了不同的情况。想起女儿,是头脑中出现的想法,知道就好;正在打坐,是知道目前的状态,知道就好;听到咳嗽,是声音,知道就好;脚有点痒,是感觉,知道就好;没发现念头,也没关系,知道就好;儿子起床以及接下来的想法,这是被念头带走了,知道就好。

期间有任何想法,都不要跟随,只是知道。想起门没关,不要起身去关门,这是个念头,知道就好;有人打电话过来,不要接,这是个念头,知道就好;厨房正在烧的水开了,也不用起身关火,这是个念头,知道就好;脚有些痒,不要去挠,这是个念头,知道就好。就这样,一直保持这种方式,持续看着念头,告诉自己“知道”。

打坐练习的原则:尽量看见每一个念头,及时看见,不判断,不跟随。

口诀

以上的方法总结成三句话:

知道有念,知道无念,知道就好。

这个口诀,简单明了,并非我原创,是泰山禅院丁愚仁老师教给我的。看见某个念头,知道;没看见念头,知道;被带走了,知道。不用做别的事,知道就好。特别是被某个念头带走,意识到时,已经走了很远,也没关系,告诉自己“知道”。不要懊悔,不要自责,不要沮丧,这些所有的想法,又是新的念头,变成了继续被带走。

一旦出现某个念头,某个想法,我们告诉自己“知道”,这个念头就会消失,这个想法也就不存在了。其原理也很简单,头脑就像一个单CPU的芯片,每一刻只会有一个念头,但我们告诉自己“知道”时,“知道”这个念头,就把之前的念头打断了。

原理

出现某个念头和想法之前,人需要接受到某些信息。人体接受信息的途径有六个:眼、耳、鼻、舌、身、意。之前对环境的要求,对姿势的要求,可以把“眼、耳、鼻、舌、身”五大途径尽可能的屏蔽,这样就只剩下“意”。

此时的“意”会异常活跃,念头会很明显,方便我们看清楚。看见一个念头,知道,下一个念头出现,继续看见,知道。用这个方式,看见一个接一个的念头。只是看着念头,知道这是个念头,仅此而已,不要附加任何东西。

长期这么训练,会让我们习惯性看见自己平时生起的念头,在情绪升起之时,也能及时看见。如果能及时看见念头,就可以选择不被其带走,自然也就不会被情绪所控制。

这个方法,在禅修中叫“观”。也是《心经》的第一个字,“观自在”的“观”。

循序渐进

掌握了这个方法,一开始每天起床后,静坐十分钟,每天睡觉前静坐十分钟。每次静坐完了,打卡做记录。记录的格式,就像之前讲述的方法中的例子一样。先坚持一个星期。

随着自己对觉察的熟悉,可以逐步加长静坐时间,加长到二十分钟,半个小时。也可以增加静坐的次数,上午中午下午,只要有空,都可以静坐练习。期间尽量让身体不要动,痒了不要挠,知道就好,腿疼不要动,知道就好。如果真的一直有某种感觉困扰,处理一下继续开始,也可以。其原则就是尽量让自己不跟随。所有的动作,都是念头的跟随。

如果你已经完全掌握这个方法,可以在生活中随时保持这种练习,走路时练习,坐车时练习,喝茶时练习,甚至与人聊天时都能实时练习。



梦画三千万


5.2 觉察的过程和境界

静坐练习觉察,一开始会发现念头很多,经常会被念头带走。这很正常,及时看见,继续练习就好。熟练掌握方法后,念头再多都不是问题。就算错过几个念头没有及时看见,也根本不是问题,知道,再继续就好。

当我们能及时看见念头,及时知道,念头可能会逐渐减少。这也是正常现象,不是好事也不是坏事,知道就好。偶尔发现没有念头,也只是知道,不要刻意寻找,寻找本身,也是个念头。记住口诀:知道有念,知道无念,知道就好。

静坐过程中,若每次能及时看见念头,念头可能会出现得越来越快,也只是知道就好。尽量做到念头一出现就知道,甚至不关注念头的内容,就已经知道。念头念头,念之头,要看到念之头。就像神枪手一样,远处的靶子刚一冒头,不用等它完全出现,就已经开枪。

静坐过程中,可能会想起某件有意思的事,或者曾经困扰自己的难题忽然有了答案,或者有新的灵感,或者对装修房子有了好创意等,不要兴奋,也不要中断静坐,这都只是念头,知道就好。这些都是诱惑,不要被其影响。也不用担心忘记了,不会忘记的,这些本身就是智慧光芒的闪现。

静坐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各种幻相。类似觉得身体有一股能量涌出,或者看见某个菩萨在天空跟自己说话,或者忽然很感动泪流满面,或者还有其他的现象,遇到这些也不用奇怪,都当成念头,知道就好。不要跟随,不用评判,这不算好事,也不是坏事。知道就好,不要被带走。

静坐过程中,可能会感觉身体全部消失,自己能神游到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也不要奇怪,这只是个念头,知道就好。不要兴奋,不要跟随。无论发生了什么,告诉自己,这是个念头,知道就好。

静坐过程中,想到任何人和事,出现任何状况,都只是个念头,知道就好。想到孩子,孩子只是个念头;想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只是个念头;想到过去的种种不幸,只是个念头...... 把一切都当成念头,是的,自己的身体,也只是个念头,这个世界,也只是个念头,一切都只是念头!知道就好

静坐练习觉察,这个方法,如果坚持正确练习,是有机会体验到“空性”,理解什么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但这并不是目的。

静坐的目的,就是静坐本身。让一切自己发生,我们只是看着:知道就好。

练习觉察的目的,就是练习觉察本身。我们只是练习,觉察自己会出现。

踏向彼岸的每一步,都是彼岸本身。

5.3 忠告

练习觉察,并不复杂,但很容易就走入岔道。这里提出几点忠告,供学习者参考。

不要把练习觉察当成练习身体。有人为了让自己姿势标准一点,静坐时,非要坚持单盘或双盘,腿麻了也还在坚持。这完全没有必要。并非单盘或双盘不好,但我们不是来练腿的。并不是双盘坐一动不动一个小时,就说明很厉害。如果这样算厉害,路边的大石头最厉害了。我们练习觉察,是为了降伏其心。

注重本质而不是注重时间。静坐练习觉察,要尽量看见所有的念头,要及时,不被带走。这是基本的原则。如果一直被念头带走,妄念纷飞,哪怕静坐时间再长,也没帮助。念头很散乱地一动不动静坐一个小时,还不如认认真真观念头几分钟。

不要自作主张。有人因为学习过其他禅修的方法,类似观呼吸,数息,持咒,观想等。总希望能把这些方法结合到一起。这样很不好。口诀很简单,方法也不难,直接照做就是。不要一边静坐一边持咒,或者念阿弥陀佛什么的,千万不要,这不会有好处。不是说其他方法不好,而是其他方法不要和练习觉察混在一起。不要放背景音乐点香,不要靠墙打坐。

不要自我欺骗。静坐练习觉察的过程,需要看见念头。所有的念头一旦“看见”,就会消失。不要实际上被念头带跑了,还要以为自己是看见了。例如:明天要开会,知道;开会要准备好材料,知道;那些材料好麻烦啊,知道;每次开会都搞这种形式主义,知道....... 这种情况,明明就是念头随着开会这件事一直在延续,但强行在其中加了几个“知道”,这就是属于自我欺骗。

不要有期待。静坐练习觉察,有人会有某些特殊感觉,或者出现某个境界,这些并不算坏事,当然也不算好事,正常现象。没有出现某些特殊感觉,也是正常现象。所以,不要心生期待。该发生的自然会发生。当有了期待,期待本身就是念头,而且成为阻碍某些事情发生的障碍。

不要自以为是。练习觉察一段时间,很容易就能掌握觉察的方法,此时更要持续练习,给自己提更高的要求。如更及时看见念头,增加静坐时间等。不要觉得自己已经会了,就不用练习了。静坐练习觉察,练习得越娴熟,觉察力会越厉害,在生活中应用也能越及时。要始终保持一个初学者的心5。

不要盲修瞎练。了解了觉察,可以自己尝试,完全可以自己做静坐练习。如果出现一些状况,例如身体有某些反应,或者总是看见某些幻相,要赶紧停下来,不要再练习了,此时你需要找个可以指导你的老师。千万不要觉得这是自己进步了,觉得这是达到某个境界,或者以为自己开悟了。不是的,遇到那种情况,最可能的结论是:你走偏了。修行不能盲修瞎练,一定得有老师指导。


六、生活中练习觉察

专门的静坐练习觉察,叫座上修。下坐以后,继续练习觉察,应用觉察,就是座下修。座上座下也只是形式上的区分,没有谁更重要些,座上修也不是为了座下修,两者都挺重要的。但座上修是基础,能让看见念头成为可能,能习惯不跟随念头。有了这个基础,才谈得上在生活中应用觉察。

在生活练习觉察,基本要求是:及时看见当下的念头。一旦看见念头,不继续跟随,不因为以前的思维习惯(习气)而自然反应,这样就打破了反应模式,有了选择的自由。这么讲还是太抽象,来看看实际的例子。

六点多去理发,理发师随口问:“吃饭了吧?”

我很随意地回复了一个“嗯”,马上觉察到不能撒谎,赶紧说:还没吃呢,剪完头回去吃!

这是一个同学提交的作业,很普通的生活场景。我们许多时候的行为,是下意识的自然反应。自然反应并非都是坏事,类似上面的例子,自然反应说吃了或者没吃,都不算什么问题。但一旦遇到情绪的自然反应,那就成了问题。遇到有人骂我们,我们自然火冒三丈!情绪就失控了。觉察,是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所有反应,知道此刻的正在发生。

理发师的问题吃饭了吗?同学自然反应是“嗯”。此时她或许内心在想着孩子的作业还没做,或许想着明天上班要开会的事,她的觉察没有回到当下。所以,随口的一个回复“嗯”。一旦提起觉察,就能回到当下。当这个同学意识到自己说谎了,赶紧更正了回答。

接着看一个同学的例子。

今天跟老公出门,打上出租车。他突然说道:“你坐前面副驾驶位吧!”

我有些不悦,因为一向他都是让我跟他一起坐后排座位的,怎么今天要单独坐了?看了他一眼,突然觉察到他背着包,应该很累了。是不想让背包挤着后座。

于是我坦然地去坐了前面副驾的位置。

这个同学的觉察,是在看到背包时出现的,其实已经被带走了。如果她当时只是生气地坐到前排,没有发现背包呢?情绪或许就会积累下去。如果能更及时一点,在她“有些不悦”时,就看见了自己的“不悦”,“不悦”是个念头。

看见了自己“不悦”的念头,这个不悦就会减弱。没有好与不好,就是知道了自己的“不悦”。这就是觉察。有了这个基础,后续就可以继续觉察内心的念头。例如,看见“不悦”,知道。不开心的感觉是这样的啊,心里还有点堵。知道。他为什么...... 知道。如果能一直坚持看见各种念头的出现,不悦一定会消失。当然,还有更快的方法来让情绪消失,下一节会继续讲。

再看一个例子。

吃午饭时,小娃拿着筷子在那一直说话。

我提醒他先吃饭。他还在说,还越说 越起劲,还问了一堆问题。

看着他一口没动的饭,我怒了,准备吼他时,觉察到了自己的情绪。怒火散了,平常语气对娃说:“先吃饭,吃完再告诉你答案啊。”

这是个很典型且成功的觉察。在怒火出现时,及时看见了“怒火”,怒火就散了。这里的怒火散了,不是忍了。若是“忍”着,等着小娃吃完饭,说不定还得打一顿。一次简单的觉察,避免了一次家庭争吵。这就是在生活中应用。

继续看例子。

今天去洗手间,推开门看见有一坨屎没有冲,于是换了另一间进去方便。出来后正准备离开,想着下个人看到估计不舒服,憋气把那坨屎冲下去。

觉察并非是为了做好事,而是让我们不被习气控制。这个同学上完厕所准备离开时,看见了念头,改变了想法,做了件平时不做的事,这就是进步。

最后一个例子。

下午,领导又说那个券信息不完善,和抖音的不一样,我很想怼他:那是不一样的系统,怎么会一样呢?

知道。要好好沟通。

我说:“那我尝试一下吧。”

情绪反应太快了,赶不上觉察的速度,又迅速给领导来一刀:“你要求太多了!”

不过后面当面和他沟通需求,解决了。意识到我以前都是夹枪带棒地怼他,我戾气真重啊。

一开始,同学觉察到自己“想怼”的念头,知道,念头消失。好好说话。但很快情绪又出现了,这次没能及时看见,继续“怼”了一句。如果能继续看到自己的念头,这个沟通就会是心平气和的沟通。之后的意识到以前的事,不算觉察了,而是反省。觉察是当下的,反省是事后的。

通过这几个例子,相信你对生活中练习觉察有了初步的认识。因为“觉察”太简单,很容易错过,所以,不那么好清晰定义其边界。当你觉得模糊时,回归到觉察的定义:知道此刻的正在发生。时刻知道自己的想法、感受、行为,只是知道,就像在一旁看着小孩子的各种行为动作一样,这就是觉察。

此时你若还不理解如何在生活中应用觉察,你可能继续练习座上修:每天坚持早晚的静坐练习觉察。我之前就讲过,修行不是理解知识,而是需要实修。实际的练习,有助于理论理解。你还可以看看文章末尾的参考文档。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修行,就是让人理解道,合于道,成为道。有一些概念仅凭文字描述,怎么说都不够准确(当然,也是我水平有限)。

也不要紧,接下来还有好多例子,告诉你如何在生活中觉察,特别是如何用觉察来对治情绪。

再啰嗦一遍:无论你现在是否理解了觉察,都需要每天坚持静坐练习。

参考/原创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G9FKFdbyDrJda0l-zrrJQ

0 0

点评列表

文章列表
《老子养生秘诀》逐字问道 全(一到五十六)
老子在河南省鹿邑县明道宫老君台留下了五十六个符号组合,后人把它称之为《养生秘字诀》。
经典大树发布于:2024-08-03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六)
由“人”“七”“天”合成的这个完备整体就是告诉我们不忘初心,合一于本来面目。在不思不议的每个当下,把自己完全地交给自己。这样才能走进《易经》里的复卦,真正的启动身体的自复功能,才能请出我们身体里的师尊,才能请出药师佛。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30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五)
王阳明说:“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修身养性本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顺其自然,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就是修行。当你真正不用意识去干扰身体的时候,就叫顺其自然。无论修行或养生都不是让我们跟自然对着干,自然没有给你冬眠的功能,你就不要乱下指令,试图让肠胃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你非得去有为的去干扰身体,身体一定会报复你,最终让你心想事成,也叫自作自受。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30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四)
在五行框架中,阳数之极为九,阴数之极为六。五行之术数,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皆是小衍之数。一、三、五、为阳数,为“天数”又称“天衍之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二、四为阴数,为“地数”又称“地衍之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30
《西山群仙会真记》全集
卷一为《识道》、《识法》、《识人》、《识时》、《识物》。 卷二为《养生》、《养形》、《养气》、《养心》、《养寿》。 卷三为《补内》、《补气》、《补精》、《补益》、《补损》。 卷四为《真水火》、《真龙虎》、《真丹药》、《真铅汞》、《真阴阳》。 卷五为《炼法入道》、《炼形化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炼道入圣》。
道元发布于:2024-03-26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三)
“亻”在左,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地成形,为物,为阴。《灵枢·玉版》曰:“且夫人者,天地之镇也。”《礼记·礼运》中云:“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23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二)
真正养自己的东西就是德,我们当然要培德。孔子曰:“德之不修,是吾忧也。”德指的是能量值,培德就是提升意识境界,把心无限地博大,是心横向的繁华似锦与纵向的无限延伸。人生最真诚的供养,不仅仅是香灯和鲜花,而是一颗清净无染,无限博大的心。即是“氵”“天”“井”合成的这个完备整体的内涵。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22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一)
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养生也好,修行也好,皆要不急不躁,“殷重作意者,谓不慢缓加行方便”。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好的人生,从不着急。 无论遇到或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一件事就是心不散乱,先留给自己一个时间的缓冲。然后静下心来,反求诸己,去找自己心上的因。在最究竟的因上借一阴一阳之谓道,去化解所有能量结构关系。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18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十)
“人”“法”“心”合成的这个完备的整体告诉我们,养生即是养心,心物合一不可偏性,当我们二了,病态就开始了。故老子曰:“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当我们不再二了,不再偏性了,自然无病。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18
《老子养生秘字诀》逐字问道(九)
“方寸不乱”意味着心不慌乱,“方寸容乾坤”表达了心无穷博大,“方寸”也叫“灵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的老神仙是美猴王要找的师父,其实就是孙悟空的心。每位众生心内都住着一位师尊,都住着一位真正的佛,就看你能不能把他给找到并请出来。
践行至简心法发布于: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