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说:
我提出读古书须先理解“道”“德”“天”等字,以及“大人”一辞是什么意思呢?这也与汉代文字学的“小学”“训诂”很有相关之处。因为我们要研究从春秋战国时期以来的诸子百家书籍,尤其是儒道两家的书,对以上的几个字,用在不同语句、不同篇章里的涵义,并不可只作同一意义的理解。否则,很容易把自已的思维意识引入歧途,那就偏差太远了。
“道”字的五个内涵
一是道路的道。换言之,一条路,就叫作道。很多古代书上的注解,“道者,径路也。”就是这个意思。
二是一个理则,或为一个方法上的原理、原则的浓缩之名辞,例如,《易经·系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在医药上的定理,有叫医道,或药物之道。用于政治上的原则,便叫政道。用于军事,叫兵道。又如《孙子》十三篇中所用的一句话:“兵者,诡道也。”甚至自古以来,已经为人们惯用的口头语,所谓“盗亦有道”。或者“天道”、“地道”、“人道”等等的“道”字,都是指有某一个特定法则的道。
三是形而上哲学的代号,如《易经·系传》所说:“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是指物理世界、物质世界有形有相的东西;“器”字就是指有形相的东西而言。例如《老子》一书,首先提出“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就是从形而上说起。其实“大学之道”的道,也是从形而上而来的理念,且听后面慢慢道来。
四是讲话的意思,这是古代中原文化习惯的用词,你只要多看看中国古典民间通俗小说,就处处可见,“且听我慢慢道来”、或是“他道”、“老婆子道”等等,真是随手拈来,多不胜数。
五是汉魏时期以后,这个“道”字,又变成某一个宗教或某一个学术宗派的最高主旨,或是主义的代号和标志。例如“侠义道”或“五斗米道”等等。到了唐代,佛家(教)也用它来作代号,如“道在寻常日用间”。道家(教)更不用说,把它视为唯我道家独有的道了。
“德”字的内涵
我们现代人,一看到“德”字,很自然的就会联想到“道德”,而且毫无疑问的,“道德”就是代表好人,不好的,便叫他“缺德”。其实,把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是汉魏以后,渐渐变成口语的习惯,尤其是从唐代开始,把《老子》一书称作《道德经》。因此,道德便成为人格行为最普通,又是最高的标准了。但是,根据传统的五经文化,又有另一种解释,“德者,得也”。这是指已经达到某一种行为目的,便叫德。《尚书·皋陶谟》篇中的定义,共有九德——九种行为的标准:“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在《尚书·洪范》篇中,另外说到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在《周礼·地官》篇中,又有讲到六德:“知、仁、圣、义、中、和”。
另外有关“德”字,在魏晋以后,因为佛教、佛学的普及,提倡“布施”,教导人们必须将自已所有,尽心施放恩惠,给与众生,这样才有修行的功绩基础。由此采用《书经》上一个同义辞,叫做“功德”。后代人们有时讲到“德”字,就惯性地与“功德”一辞连在一起,所以附带说明,以便大家的了解。
我们了解到上古传统文化对于“德”字的内涵以后,把它归纳起来,再加简化一点来讲,“道”字是指体,“德”字是指用。所谓用,是指人们由生理、心理上所发出的种种行为的作用。这对于研究《大学》一书,尤其是最重要的认识。不然,到了“明德”和“明明德”关头,就很容易模糊、混淆不清了。因为古文以简化为要,到了现在,中国人的教育,不从文字学入手,搞得自已不懂自已的文化,反而认为古人真该死,自已的传统文化真糟糕。
——南怀瑾先生《原本大学微言》
——以上篇幅,皆选自《南怀瑾选集》,篇幅有限,恐难尽意,欲辨玄旨,请阅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