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佛家经典里看到“如是”这个词,到底表达了什么?原来是用来描述真如佛性(真如实相),本来面目的用语。
“如”,好像,“是”,是一个存在。因为这个存在不显化,好像是,又好像不是。这个如字,在佛法里经常看到,像“如梦如幻”,“真如”文字倒转就是“如真”,好像是真的。你如果执着了一个真的,那就落在执着上,执着就是妄念,又是错误。所以真如,好像是真的,又好像是虚空的。
“如是”叫做无虚无实,一个正弦波的状态,恍兮惚兮的状态。其实指的是N维与零维全然的合一,就叫"存在至简正弦涌",即一阴一阳之谓道。一个正弦波它不显化,构不成显化的因,但它是一个最基本的存在。
这个如是,在三维空间的呈现就是相,无论这个相有多大,从本质上来看,它都是虚妄的。《金刚经》里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所有的相都是因为妄想执着,皆由虚空共振叠加而来。这个虚空里不是没有,而是万有,只是没有妄想,执着,没有产生缘起,没有形成显化的因。
“如是”是一个最简单的太极,如,是太极的一面,是,是太极的另一面。这两面互根互生,互里互表,又相互交织,圆融合一。我们说如是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表达一个圆满,在表达了不二,在表达起心N维在无穷与零维全然的合一,在表达一阴一阳之谓道。
《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应作如是观,就是让我们做高维实践,回归自性之本然,真正的去见自己,见生命实相。实相本无实相,是名实相,无实无虚,是一个涅盘圆满,若有若无,若虚或实,若隐若现,若明若暗,若即若离,隐隐约约,黯然飘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唯恍唯惚,惚呵恍呵,幽呵冥呵,无实无虚的一个纯能量波的状态。在这个状态里,看不到,摸不到,听不到,没有显化的因。当内观到一个能量波的时候,就已经是无极中的一个表达了,这就是观自在菩萨。在这个当下,才真正地见到了自己。如是观,就是起心N维在无穷,就是观自在菩萨,就是致虚极守静笃,就是养得此心不动,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什么叫"如如不动"?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在这种状态下,初玄是一个能量波的状态,一个正弦波的状态,无所住,不执着不妄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个正弦波就是无实无虚的表达,就是"如是"的表达。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佛陀与须菩提的对话录,除开篇佛陀没讲话之前,整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都在告诉我们为什么做高维实践,和怎么做高维实践。会议结束了,佛陀还是在告诉大家,回去好好的做高维实践去吧,我来告诉你们怎么做,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应作如是观。散会,散会!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什么叫信受奉行?就是把心拉高到最高境界与正信去对接,与大愿去对接,持续的去心行,去做高维实践。
包括《心经》也是在告诉我们为什么做高维实践,和怎么做高维实践。讲到最后,"揭谛!揭谛",去经历吧,去体验吧,去做高维实践吧,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我想,这就是刘丰老师告诉我们的禅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