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修行不在形式,不在肤浅的人云亦云,不在无聊的鹦鹉学舌,不在笨拙的效仿。让自己整天活在他人的影子里,去模仿已经存在的生命状态。天下没有一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生命各不相同,“迷人念佛,求生于彼”,你根本复制不了任何一个人的生命状态。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来践行自己使命的,要经历林林总总的功课,只有经历才能走进真正的平静。
真正的平静,一定源于领略了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这般刀枪剑影之后的平静,没见过世面,没见过生死离别,没见过浮浮沉沉,没见过大起大落,你说你懂了,通透了,明白了,真能遇事而静下心来?
哪里来的静呢?一切都折腾够了,一切都经历了,看到了生生死死,才能得到内在真正平静。只有经历了,才能看淡得失,无谓成败,不为世间五色所惑,不被人生百味所迷。经历了才明白不能心有所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有些人吃斋吃素,觉得自己平静了,得道了,不是的。而是他身体太虚弱了,只是把虚弱当成了平静。因为弱,一定要多调元气来支撑自己。把自己来时的那点真火阀门开得大大的,常规动力换成了生命核动力,来透支生命的元气。看似精气神饱满,其实是在消耗本能的先天之炁,压缩三维空间的生命历程。每压缩一次回光返照一次,呈现出似乎清明通透的状态。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红尘才是人生最好的修行道场。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任何一个场域皆道场。缓以养稳,事急则变,事缓则圆,千变万化的生活和磨练就是修行。王阳明说修行就是在事上磨,修行不是逃避现实的借口,不是一种逃跑的方式;修道不是修开一条逃跑的道,修行更不是成为一种心灵的娱乐。
佛家说无所住而生其心,住在哪里都会形成对立;道家说无为,有为和有为之间永远有分别,分别是带来烦恼的本质。住在空性里,你下不来,会和红尘对立起来,不能落地生根,叫无本之本,无根之草,无淤泥焉有荷花?住在不空里,你上不去,被三维空间的物欲捆绑了,牢牢地活在三维的认知状态,这在佛教叫做“阎浮提刚强众生”。不能执着于空,不能执着于不空。如有所住,就有所执,就是停滞在一个狭隘的偏性能量结构里。
这个宇宙中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一直在变化,这个宇宙中唯一的恒常就是无常。道的顶层架构在地水火风的风,天无风窒息不动,地无风万物不生,人无风则不成其窍。生命的意义在于能量永无休止的运动,叫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也表达了正弦波持续震动的传递状态。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损益的过程就是能量的流动,能量的自然流动,就是生命的枢机,叫做天地氤氲,自然孕育,生生不息的道法自然。
《易经》的坎卦告诉我们要习坎,人是动物,是不能不动的,人一定要动。可是不动则已,一动就会遭遇问题。那怎么办呢?我们就要练习跟问题相处,让问题成全自己。对平常会遇到的问题进行领悟,从领悟再到驾驭,在驾驭中悟道,借这个“天下神器”“执一,以为天下式”,“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
《菜根谭》里有一句话说: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片浮清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心中有禅,一切皆可悟道,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修行。
修行的切入口恰恰在题目上,任何一个问题都是道场,每一个烦恼都是道场,每一次情绪的旋风是道场,每一次恐惧的到来是道场,每一个念头是道场。
把生活中,工作中,事业中的所有问题,借最高境界的智慧全部化解了,才能在化解中得到智慧,才能逐步走向圆满。化是运化,解是打开,化解指的化掉自己所有执念,打开通道的所有障碍。我们把心里的结打开了,就叫开心,就没有了烦恼,纠结,拧巴,恐惧。我们把通往道的障碍打开了,就叫开悟,开启了悟性通道。修行不是为了遇见佛,而是为了遇见自己。
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在“污泥”里自由自在,化解生命中所有应用题,一直化到无事,无味,无为而全其天性,与道为一,才是真正的大自在。